云南固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 昆明市650000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运用变得日益广泛。地质灾害通常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研究工作时,必须对水文地质状况和工程地质状况等众多相关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以精准且有效地探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多重原因。此外,合理地运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对于推动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工作的进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技术;地质灾害;防治
1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复杂因素基础上,深度挖掘并科学运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其成效显著可见。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间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差异显著,这导致不同区域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面对地质灾害的挑战,必须从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详尽分析,以探究地质灾害发生的核心原因。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和工程施工中的地质变化,我们能够确切地识别出地质灾害的成因,从而为地质灾害的全面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防治措施的有序和高效实施。
2水工环地质技术
2.1GPS技术
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应用于防治地质灾害的水文环境地质技术,其主要宗旨在于整合先进的卫星技术与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对地表目标的全方位监测与测量。同时,借助卫星信号,该技术能够为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进而助力相关从业人员有效地执行地质灾害的管理与应对措施。
2.2地质雷达技术
应用地质雷达技术于地质灾害的防控,极大提升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通过该技术,我们能够确保所获测量数据的高精确度,并依据这些数据的差异,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该技术核心是依靠电磁波在地表的传播,一旦遇到障碍,电磁波便会反射回来。这样,工作人员便能通过分析电磁波的传播范围及返回的数据,对地下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地质雷达技术以其操作便捷、无需过多人工干预等优势,使得收集的数据具有极高的精准性,这为高效实施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3瞬变电磁法
瞬态电磁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勘查手段,在众多行业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成效,尤其在工程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技术核心是向地表发射电磁波信号;随后,通过对二次感应场的变动进行细致分析,可以掌握勘探区域的地质结构信息。研究表明,在地质隐患显著且现场工程师难以准确判定的情形下,瞬态电磁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初步的空间分布评估。目前,电偶极源与垂直磁场联合应用的技术已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显示出其在推广和应用上的潜力。此技术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探矿手段,也极大地帮助技术人员更深入地理解并确定地质灾害的具体空间位置。
2.4RS技术
遥感技术(RS)是一项远程探测手段,它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磁波的作用,有效地捕获电磁波携带的信息,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处理。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领域,RS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地质勘测功能。此外,RS技术在图像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卓越,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得我们能够利用所得数据构建三维图像,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为制定更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3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要点
3.1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地震作为触发地质灾害的关键诱因之一,其防治首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地震的强度及其影响程度,进而依据地震引发的主要及次生灾害,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所谓的次生灾害,通常是指在原地质灾害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损害,如疫情、洪水等。通常,地震灾害来临之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并展现出异常行为。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动物的这些异常反应以及技术监测到的信号来预测地震状况,并针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区域进行监控和预防。接着,可通过搜集地震发生前的细微征兆,运用专业设备及时追踪地震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度来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以此确保居民居住区域的安全防护。
3.2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山体崩塌与滑坡灾害中的应用
在多种地质灾害中,矿山区域的崩塌及山体滑坡现象频发,其强大的破坏力不容轻视。对于这两种灾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控制地下水的抽取,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实施严格监管,并依据批准的开发利用计划执行。在矿产资源开采启动前,需制定地质灾害的防治预案,并按照“三同时”原则,同步开展灾害治理的设计与施工,以减轻开采对山体构造的破坏,防止地质灾害隐患的产生。
同时,针对山体的崩塌和滑坡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与应对策略,以降低灾害发生时的不利影响或完全避免灾害的发生。其次,采用遥感技术和变形监测技术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进行详尽调查,结合地下水资源状况,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对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有准确的把握。
最终,通过剖面测量法进行详细计算,准确了解不良地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范围,并运用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例如,根据实际情况,部署抗滑桩、削坡减载、土方反压、格构锚杆、截排水等防治措施,这些都是防治山体滑坡和崩塌的常用技术。
3.3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面沉降灾害中的应用
地面沉降,亦称作地面下陷或地表下降,是一种在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作用下发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因固结和压缩导致地壳表层高度降低的局部下降运动。通常,此类灾害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紧密相关,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和地基稳定性受损。当地下水位的显著降低时,相关区域的土地可能会出现下沉现象。在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常用的水工环技术包括传统的监测井水位、GPS监测和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等。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上,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实时跟踪地下水位,确保能够依据数据有效掌握水位变化情况,从而实施恰当的防治策略,减轻地面沉降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在精确掌握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控措施。例如,在矿山生产活动中,应对矿区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控。若发现水位快速下降,应减少地下水抽取,直至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最后,根据地质灾害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绘方法,对山体进行综合测绘,以获取山体地质环境数据,指导矿山开采活动,从而减少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风险。
4结语
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与高品质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通过恰当地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确保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
参考文献:
[1]赵少东,王雪平.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20):159-161.
[2]姚学军.探究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8):65-66.
[3]曾嵘,宾楒源,曾慧敏.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233-234.
[4]拉春燕.探讨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09):175-176.
[5]伏勇强,姜倩倩.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