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姚进  刘晓鹏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河南省信阳市 464000

摘要:高校是推动落实就业工作的重要实施主体,而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并非一日之功。高校要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方面学习的监督与管理,使学生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进行专业的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措施

1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1.1就业歧视严重,招聘要求不合理

企业对专业及院校的歧视及不合理的招聘要求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踌躇不前的影响因素之一。“985、21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是求职过程中常见的招聘要求,名校观念一直普遍存在于企业招聘中。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普遍关注毕业生的毕业院校,甚至将是否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或者毕业专业是否为该高校的王牌专业作为应聘的准入门槛,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字头的国企,在招聘时明确规定应聘条件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据数据统计,我国“双一流”大学共137所,普通本科院校844所,“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占每年全国一本总录取学生人数不足10%。名校观念偏向使得许多普通本科毕业生被拒绝于求职的第一轮门槛外。除此之外,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应届生在岗位竞争中缺少优势。

1.2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这也给我国企业生产、复工带来了困扰。国内大中小型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是吸纳大部分就业人员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恢复仍然较为缓慢。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岗位减少、竞争激烈,这无疑深深地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随着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的兴起等,科技代替人工劳动力的现象日益凸显,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减少。除此,我国沿海城市薪酬待遇相较于边远欠发达地方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3]。由此可见,在各种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1.3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不适应

大学生虽然经过系统、专业的教育,但是学生的实践经验、岗位工作经验较少,会在就业中出现较强的落差心理,无法获得预期的薪酬与岗位工作。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有较多,其中大学生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是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中面临最大的困境。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应届毕业生具备专业知识与相关的技能,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与强度,会在就业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创业就业背景下,高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明确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若是不加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会对社会经济、国家发展产生影响,不能展现出大学生队伍的优势。

2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2.1打造具有吸引力、针对性的校园文化

高校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可迁移技能的获得大多是通过第二课堂,可迁移技能是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一项重要技能。因而第二课堂在高校学生提升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要打造具有特色、吸引力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提升职业技能的校园文化,对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既能锻炼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还能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拓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实效性,促使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校园活动。再者是增强校园文化的针对性,举办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通用技能和情商的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机会和平台。

2.2关注职业发展动向,把握实习就业经验

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是大四实习及以后的事情,在大学学习的前三年对于就业以及工作往往缺乏关注甚至不去关注和了解。其实不然,要想毕业时顺利取得心仪岗位的录用,在大学学习的前三年时间里除了完成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外,应当多关注企业招聘要求以及专业就业需求。通过对企业招聘要求的了解,能够发觉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偏差,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校园学习中查缺补漏,以此作为自我能力提升的借鉴,并通过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提高等适应岗位需求。对于在校学习了三年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工作是很陌生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即将进行的工作有很大的出入。学生应当把握好每一次实习的经历,从中发掘岗位用人要求、自身能力不足之处、行业未来发展动态等,借此发现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偏差,并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只有这样,在实习就业中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毕业生应认识到就业方向的多样性,不局限于一个职业发展方向,关注更多招收本专业的用人岗位及行业,多维度地提升自身求职就业能力。只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关注于当下的职业要求,才能在求职就业中把握机遇,顺利就业。

2.3帮助学生调节就业心理

近年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面临毕业的时候,毕业生心理问题一直备受学校和教师们的关注。由于就业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课程都是以网课的方式学习,对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容易产生悲观、怯懦的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初次进入职场,毕业生也会担心因自己的经验不充分,害怕工作做不好而产生焦虑的心态。高校应该时刻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地给需要帮助的学生送去关怀。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教会毕业生如何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应对人生中各种挫折。除此,高校也可以畅通心理咨询通道,让专业的教师在毕业生面临就业抉择和困难时给予恰当的帮助。

2.4提供更多实际操作机会的途径,强化应用能力

学校要解决学生就业技能培养力度不足的问题,需加强实践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机会,以强化其应用能力。首先,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实习项目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其次,组织模拟项目和实战演练,使学生能够模拟职业场景,提高应对职场挑战的实际能力。最后,利用校内资源设立实验室、工作坊等实践教育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拓展实际技能。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校期间的实际操作经验,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挑战。

结论

综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中一方,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也不能单单归咎为某一方的责任,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应当寻求共同协作、通力合作。各方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与未来发展倾向,携手解决就业难题。只有就业难题得以解决,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个人价值才有更多可实现的平台,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满意度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包应刚.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3.

[2]朱佳彬.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征、原因与对策[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41(03).

[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荐言[J].中国就业,2023(04).

[4]王升鹏.高校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的结合路径探究[J].四川劳动保障,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