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苍南 325800)
摘要: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9月期间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找出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的原因,通过组员的集体分析与探讨,提出改进方法。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品管圈;噪音
近年来,为了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逐渐被广泛关注[1]。噪音干扰新生儿的睡眠,增加其心率,导致其周围血管收缩;突发的噪音可导致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哭泣、烦躁、颅内压升高、生长激素水平降低等[2]。品管圈作为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可以将人才的观念和想法总结到一起,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提出解决的对策[3]。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到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控制中,能够充分实现对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降低噪音发生率。现阶段,较多的学者均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控制中品管圈的应用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在此背景下,本科室从2023年3月份开始将品管圈管理方法运用到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控制这项操作中,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主题选定: 在3月1日~7日期间,全科人员在自愿报名的方式下组成品管圈护理小组,共计8名成员。选择护理指导能力强的人员1名,将其设置为辅导员。选择护理专业性强、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1名,设置为圈长。其余6名成员为圈员,并根据品管圈理念确定圈名为袋鼠圈,并制定圈徽。圈员们通过讨论,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明确主题定义。
1.2 计划拟订与现况把握。在3月12日~4月30日期间,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流程图。根据对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的现状和发生率进行分析与把握,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图。圈员们3月12日~4月30日期间,共收集改善前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情况,统计出噪音发生次数,噪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查出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存在问题,统计出改善前噪音发生率为92.57%。
1.3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值92.57%,根据圈能力计算,设定目标值为50.03%。
2 对策拟订与对策实施与检讨:根据解析后鱼骨图说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的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进行真因验证,对每个对策进行PDCA改善,对改善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改进。
3 噪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3.1 噪音来源的分析
通过对新生儿监护病房内噪音的来源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医疗设备的运行声、医护人员的交流声、患儿哭吵声以及仪器报警音。
3.2 解决措施的制定
针对上述噪音来源,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措施:
3.2.1 控制医疗设备的运行声
对于医疗设备产生的噪音,我们应选择低噪音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对于必须使用高噪音设备的检查项目,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减少对患儿的影响。
3.2.2 规范医护人员的交流声
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是必要的,但应控制音量,避免过大的声音对患儿造成干扰。此外,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其沟通效果。建立医护人员沟通微信群,进行线上文字沟通。
3.2.3 安抚患儿情绪
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铺设鸟巢给患儿安全感,对于哭吵较剧患儿进行及时安抚。病情需要需禁食患儿,饥饿性哭吵剧烈时使用安抚奶嘴提供非营养性吸吮予以安抚。
3.2.4 调整仪器设备报警音量、定期质控
邀请仪器专管员对科室医护进行仪器报警设置培训,质控会培训行为规范,编辑仪器设备报警设置文档及时记录调整设备报警音量在合理范围。
4 结果 圈活动改善前一次噪音发生率为92.57%%。活动后发生率降低至48.16%。圈活动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5 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我们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噪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噪音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噪音问题,不断优化解决方案,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苏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音对患儿的危害. 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4期
【2】张玉侠.实用新生儿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2012年12月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课题编号:2023S21 课题项目:苍南县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名称: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发生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