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建科创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712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通过分析国际标准的内容解析、国际比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制定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建立在对相关领域全面、充分的综述基础上,呈现研究成果,旨在为建筑行业的碳减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国际比较、发展趋势
引言
建筑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进行研究,旨在为未来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一、 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内容解析
1、 发展层级解析
(1)初步认识与意识提升: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始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巨大,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贡献。因此,建筑行业开始考虑如何减少其碳排放。在这个阶段,主要的行动是提高建筑行业对碳足迹的认识,并鼓励企业、组织和政府采取初步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2)标准制定与试点实施:
随着对碳足迹问题的深入认识,各国开始研究制定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评估指标。在这个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试点实施这些标准,以测试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些试点项目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反馈。
(3)标准推广与普及:
一旦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经过试点验证并得到认可,各国政府和组织将开始大力推广和普及这些标准,以鼓励建筑行业采用低碳技术和方法。在这个阶段,建筑行业将逐渐适应并遵守这些标准,以减少其碳排放。同时,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
(4)持续改进与创新:
随着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广泛应用和实践,人们将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这些建议将促进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个阶段,建筑行业将继续探索新的低碳技术和方法,达到提高建筑能效、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也将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5)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方面,各国可以共同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以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在这个阶段,国际合作和交流将促进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国际化发展,并推动全球建筑行业向更加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建筑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发展层级是一个从初步认识到广泛应用、从标准制定到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组织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以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2、“环境标志”国际标准
环境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明性标识,通常被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本身或者其包装上。这一标志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图形的展示,它传递着一系列深远的信息。具体而言,环境标志的存在意味着该产品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严格评估和检验,确保其质量不仅达到了行业标准,而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生产、使用、消费以及最终的处理阶段,都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比如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此外,环境标志还强调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效率,鼓励消费者选择那些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产品。目前主要参考的国际标准是ISO 14025,根据ISO 14025的要求,环境标志的核心内容包括:评价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性能,制定环境标志,确保标志符合ISO 14020系列(环境标志与声明)标准的规定,确保标志的透明度、可验证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定期审核和更新标志等。环境标志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在国外被称为生态标签、蓝色天使、环境选择等。ISO 14000系列标准,包括环境标志,旨在指导各种组织(企业、公司等)获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这个系列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等多个方面,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3、 “生命周期评价”国际标准
生命周期评价(LCA)国际标准提供了一种全面评估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在建筑领域,LCA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和废弃等阶段。这些国际标准通常包括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估和结果解释等步骤,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ISO 14040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ISO 14040-1:2006《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该标准
为LCA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框架,包括评价的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关键步骤。ISO 14041:2014《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该标准详细描述了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所需的具体要求和指导,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结果解释等方面。ISO 14042-1至ISO 14042-4(技术报告):这些技术报告提供了生命周期评价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指南和方法,如数据收集、建模、影响评价等。此外,还有其他与生命周期评价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核算国际标准)等,这些标准也为生命周期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4、“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
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主要关注于量化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建筑领域,这些标准可能包括建筑材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筑能源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这些标准通常要求采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格式,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透明度。通过核算和报告建筑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企业了解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核算”的国际标准,主要由ISO 14064系列标准组成: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关于温室气体核算和验证的系列标准。该标准由三部分组成:ISO 14064-1《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详细规定了在组织(或企业、公司)层次上温室气体清单的设计、制定、管理和报告的原则和要求。ISO 14064-2《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针对专门用来减少GHG排放或增加GHG清除的项目(或基于项目的活动),给出项目的基准线情景及对照基准线情景进行监测、量化和报告的原则和要求。ISO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验证和确认指导规范》:详细规定了GHG排放清单核查及GHG项目审定或核查的原则和要求。联合国温室气体计量和报告项目(UNFCCC):由联合国制定的,用于指导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标准。碳足迹标准(ISO 14067):ISO发布的用于衡量和报告产品、服务、组织或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标准,主要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碳会计和报告标准(GHG Protocol):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和世界商业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开发的公认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
5、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标准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标准是在生命周期评价、温室气体等碳排放标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涵盖了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估。这些标准可能包括建筑能源性能的评价、水资源使用的评估、废弃物管理等方面。这些国际标准旨在指导建筑项目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确保其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 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全生命周期核算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建筑碳足迹核算体系往往缺乏系统性,未能全面覆盖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等各个阶段的所有碳排放源。核算过程中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碳排放环节,如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
2、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之间关系不明确:
当前存在多个不同的建筑评价标准,如LEED、BREEAM、DGNB等,它们之间缺乏明确的联系和对应关系。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使得业主、设计师和投资者在选择评价标准时感到困惑。
3、建筑全生命周期核算方法单一:
目前的建筑碳足迹核算方法多数基于静态的、线性的分析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核算结果的偏差,无法准确反映建筑的实际碳排放情况。
4、碳足迹因子数据匮乏:
在建筑碳足迹评价中,碳足迹因子是关键的输入数据,但目前缺乏系统、准确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无法为建筑减碳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5、加快制定碳中和标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然而,目前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碳中和标准,导致建筑行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时缺乏明确的指导。
6、考虑经济性和环境性的平衡:
在进行建筑碳足迹评价时,往往容易忽视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的平衡。过于强调减排可能导致建筑成本的大幅增加,而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又可能牺牲环境效益。因此,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环境性,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三、对制定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的建议
1、应对贸易壁垒
(1)立足实际来应用政策:
深入研究国际标准:应深入研究并理解国际上主流的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如LEED、BREEAM、DGNB等,了解它们的制定背景、评价方法和应用范围。结合国情:在理解和吸收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政策法规、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符合国情的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明确政策目标:评价标准应明确政策目标,如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质量等,确保评价标准能够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应积极参与国际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与国际同行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制定高水平的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提供有力支撑。
(3)应对贸易壁垒:
增强标准透明度:确保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公信力和认可度。推动标准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的工作,推动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在全球建筑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标准认证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认证和监管体系,确保评价标准的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同时,加强对国外建筑产品和技术的认证和监管,防止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可以制定符合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全周期评价标准,为应对贸易壁垒、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尽快完善和制定本国相关标准
(1)建立标准制定委员会:
成立由建筑行业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制定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负责标准的研究、制定、修订和审核工作。
(2)深入研究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
委员会应深入研究国际上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如LEED、BREEAM、DGNB等,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制定本国标准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全球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佳实践,确保制定的标准能够紧跟国际趋势。
(3)明确评价目标和范围:
在制定标准时,应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和回收)以及涉及的各个方面(能源、水资源、材料、环境排放等)。确定评价标准的优先级和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制定详细的技术指南和评估方法:
制定详细的技术指南,明确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开发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这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表达方式等。
(5)建立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加快建立全面、准确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为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参与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6)加强与其他标准的协调与衔接:
在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与衔接,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确保各项标准之间的互补性和一致性,避免重复评价或遗漏重要内容。
(7)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标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8)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
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适应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尽快完善和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重点关注产品分类规则的制定
(1)明确分类目标:
在制定产品分类规则之前,首先要明确分类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还是为了指导消费者选择更环保的产品?明确目标有助于确定分类的维度和细节。
(2)研究国际和国内标准:
深入研究国际和国内已有的产品分类标准,如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制定的相关标准。了解这些标准的分类原则、方法和实践,为制定本国标准提供参考。
(3)确定分类维度:
根据评价目标和实际情况,确定产品分类的维度。这些维度可以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如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废弃等)、产品类型(如建筑材料、家具、电器等)、环境影响类型(如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资源消耗等)等。
(4)制定分类标准:
在确定分类维度后,制定具体的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应明确各类产品的定义、范围、特征等,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便于在实际评价中应用。
(5)考虑产品多样性和复杂性:
建筑行业中的产品种类繁多,且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在制定产品分类规则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确保分类规则能够覆盖所有相关产品,并准确反映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6)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建筑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产品分类规则应具有动态调整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有助于确保分类规则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7)加强与其他标准的衔接:
在制定产品分类规则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标准的衔接问题。例如,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衔接,确保各类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8)加强宣传和培训:
制定好的产品分类规则需要得到广泛的宣传和培训,以便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能够理解和应用。因此,应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各方对产品分类规则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中的产品分类规则,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趋势研究
1、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将更多地依赖于智能化和数字化工具。例如,使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收集建筑全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实现精确的碳足迹计算。高精度测量与监测:随着测量和监测技术的进步,建筑碳足迹的评估将更加精确。新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收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数据,为碳足迹评价提供准确依据。新型评价方法:研究和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如基于生命周期评估(LCA)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建筑全过程中的碳排放,并与其他环境影响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2、政策驱动趋势
碳排放法规的强化:随着全球气候治理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将加强碳排放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将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以满足法规要求。绿色建筑政策推动:政府将继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制定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鼓励建筑行业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减少建筑碳排放。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政府将加强在建筑碳足迹评价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3、市场需求趋势
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推动建筑行业加强碳足迹评价工作,以满足市场需求。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更倾向于选择低碳建筑和低碳产品。这将推动建筑行业加强碳足迹评价工作,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推广: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如LEED、BREEAM等将继续得到推广和应用。这些认证体系要求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碳排放等环境因素,将推动建筑行业加强碳足迹评价工作,以获得认证并提升品牌形象。
总的来说,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趋势将受到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不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增长,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结论
本研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未来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建议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工作。
参考文献:
[1]吕钊斌.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12): 52-54.
[2]张自金,黄嘉骅. 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建筑设计——以金华开发区共富驿站为例 [J]. 浙江建筑, 2024, 41 (02): 60-64.
[3]爱伦,陆莎,聂雨晴,等. 浅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和绿色化管理 [J]. 浙江建筑, 2024, 41 (02): 78-80.
[4]张营营,赵紫昂,徐俊豪,等. 建筑膜结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J/OL]. 钢结构(中英文), 1-11[2024-05-09].
[5]刘宛钦,卢漫,党新元.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 [J]. 中国文化遗产, 2024, (02): 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