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鉴于时代与社会经济持续演进的态势,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核心追求在于孕育创新型人才。其中,第二课堂以其独特的角色,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孵化场与沃土。高校现正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通过第二课堂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第二课堂的实践及当前状况,本文深入剖析了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塑造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增强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生;双创能力
当前,我们身处于“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崭新时代,这一时代对大学生的期望,从某种程度上看,即是对创新创业精神的追求,其精髓在于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潜能。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将直接关联到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以及通过创业推动就业的策略实施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宝贵渠道。其广泛的涵盖面与丰富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成为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内在动力增强的有力手段。积极、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培育了师生间的创新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进而塑造了学校积极向上的形象。
一、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课堂内容广泛,按照其性质可分为: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学术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等。第二课堂的特点:一是“活”: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机动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二是“新”: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材——主要是传播昔时信息的限制,能迅速将各种即时信息传播给学生。三是“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品格、创业意识、职业技能、竞争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综合知识等。
创新创业的特点:第一:创新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但是创新受到人们现有认知、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阻碍对创新的接受,使得创新創业会面临比传统创业更高的风险。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真正重大的创新,每成功一个,就有99个失败,有99个闻所未闻。第二:创新创业是通过对已有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更优化组合,对现有资源的更优化配置。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大、更多的新价值,从而开创所在创业领域的"蓝海",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也获取更大的回报。第三:创新和创业是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创新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创业又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和呈现,并在创业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总结提炼,以实现创新的更新与升级。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
二、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影响
(一)第二课堂对于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化、点燃其创新创业的热情具有显著作用。兴趣无疑是最佳的引导者,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进而触发其创新欲望和动力,是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学生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内进行深入学习与创造时,将更有可能持之以恒并取得显著成果。我校“课程兴趣小组类”的第二课堂很好的证实了以上结论。例如:英语趣配音,英语书法艺术,疯狂英语俱乐部,视觉同盟,网络直播实战,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兴趣小组,淘宝达人实战等等,都是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继而开设相应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与实践。
(二)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开发创新创业思维。根据国内外许多有关创新方面的研究,创新力,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创新意识、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独创性。创业能力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业意识或意愿、自我管理、创业品质、领导能力、创业意志、实践经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知识面的宽广度,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广泛、组织形式多样、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受到冲击,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激情,激发创新意识,对个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目前我校开设的第二课堂类型分别有:课程兴趣小组,专业协会,技能竞赛队,创业实践组,教师工作室,专业项目制作,专业服务社践。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环境和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第二课堂有利于提高创新技能,塑造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是把创新活动从设计、实施到最终完成并将结果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能力,是创新意识、思维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提升大学生对创新技能的掌握,加深其对创业综合知识的认识和运用等。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一个人的品质与德行问题。在创新意识、思维和技能的基础上,创业者逐渐形成了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心智基础。同时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基础。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塑造了创新人格。
三、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第二课堂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作用。第二课堂的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力量,以“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模式,挖掘创新创业的潜在资源。明确当前市场、经济的走向,增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高校应加强与各大互联网企业联系并争取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媒体服务平台。提高大学生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培养“互联网+”的思维,激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将自己在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兴趣点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以实践和应用,进而创造出新的资源。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创业实践基地。高校要主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系,处理好校企关系,确保每个专业有对口的企业可作为创业教育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的需求。另外,在校内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学生创业机构,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创业项目,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早期创业。
(三)创新第二课堂的管理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第二课堂全方位发展、注重发展的多样性,提高创新型比重,增加特色,注重发展的动态性。其次,注重个性化教学,发挥大学生的主题性,探究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再次,在教育方法上要加大对高校学生课余科研实践活动的投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后,建立健全考核和评价体系。学校相关机构如科研处、教务处、督导处等要从机制上、条件上鼓励师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关政策上有所体现。在评价上“内外结合”,包括自我评价,同辈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典型人物评价。
基金资助:2020年度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双创背景下“一拓二融三协同”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2020BK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