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外国语学院
摘要: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讲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是我们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从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开设意义以及在课程开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校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前言 :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是民族国家解决问题的精神内核;更是民族国家发展走向繁荣强大的不竭动力。中国文化是由中国民族历经千年演化,凝结中华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形成的完整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效率得到提高,但在快时代、快节奏、快生活的趋势下,现代人往往处于一种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因而往往会忽视传统文化内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承担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的重大责任。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高校中的开设情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开设趋势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高校被视为重要的传承平台。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高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样化尝试,如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高校正在努力编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针对这门课,最常用的教材是程裕祯先生写的《中国文化要略》,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以及博雅图书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通常被安排为通识课程,共有2学分,32学时。这门课程大部分学校采取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部分学校采取实践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通常已具备一些基本的文学、历史常识,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美德,形成良好个人品格,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设意义
1、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都是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体验这些艺术,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个人修养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慈悲等。学习这些传统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加深民族认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例如,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学习传统艺术、参与传统节日庆祝等方式,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传承优秀文化,培养良好品质
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培养良好品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当深入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礼义,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等,这些都是塑造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同时,我们要结合时代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教育引导、文化活动、法律法规等多种途径,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中国人民在全球文化舞台上树立起鲜明的文化标识,还能够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教育、媒体、艺术等多种渠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开来,可以有效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结晶,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智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集体的重要纽带。发扬民族文化,意味着要深入挖掘和传承那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反映民族精神和道德追求的文化元素。这不仅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还能够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进而提升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开设中遇到的困境
(一)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缺乏科学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许多院校在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也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科学化的课程设置应基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评估。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因此,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应涵盖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技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文化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应考虑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课程设置还应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如选修课程、专题研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授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二)学生功利性太强,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教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面临着学生功利性过强导致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学生往往将学习重心放在应试教育和实用技能上,殊不知传统文化对任何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往往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需要调整教学理念,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节日的庆祝活动,或者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强化课程内容的时代联系,使传统文化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选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或者结合当下热门的社会话题,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在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电影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看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潜力。
(三)专业性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专业性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发展。为补足这方面短板,加强专业性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以及对传统文化教学法的掌握。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传统文化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座或开展工作坊,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除了传统的中文系教师外,还可以吸纳来自艺术、音乐、戏剧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视角。再次,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这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例如,可以设立传统文化研究基金,支持教师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或者设立传统文化教学奖项,表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此外,可以为教师提供海外研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上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需要有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可以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让国内教师有机会去海外学习和交流,或者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来中国任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国际教学能力,还能促进中外传统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优化路径
(一)精简理论,增加实践,刺激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在大多数高校的都被设置为公共实践课。实践课教学中精简理论、增加实践、刺激感受的教学策略,是基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习动机、深度学习、关键能力培养、社会需求适应以及传统教学不足的弥补等多方面考量。这种教学策略旨在创造一个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增加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来理解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比被动接受更能促进深度学习。实践课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多角度融入,培养学生兴趣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融入教学内容,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授课教师可以采取跨学科方式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擅于将多媒体与现代技术融合。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代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VR技术让学生虚拟参观古代建筑或历史遗迹,或者利用游戏化的学习软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挖掘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多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故事讲述与历史背景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结合历史背景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
2. 实践体验与互动活动
针对部分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书法、国画、剪纸、茶艺等传统技艺的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此外,组织诗词朗诵、戏剧表演、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
安排学生进行文化遗址、博物馆、历史名胜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历史的痕迹。田野调查则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民间文化的研究中,体验学术研究的乐趣。
4. 讨论与反思
鼓励学生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国际影响等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高校开设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困境,因此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去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面对繁杂有趣的文化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切入,以新奇有趣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邱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130-132.
[2]姜智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以茶文化为例[J]. 福建茶叶,2023,45(09):104-106.
[3]刘文龙.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策略研究[J].大观,2023, (09):113-115.
[4]王锐.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校园英语,2023, (31):52-54.
[5]秦琼芳.思政融入在外语课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研究[C]山西省中大教育研究院.第七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2.DOI:10.26914/c.cnkihy.2023.02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