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建筑工程类专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服务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及如何将服务育人的理念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建筑行业人才。
关键词:建筑工程;职业教育;思政融合;服务育人
1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的意义
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其意义深远且多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融合能够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建筑工程类专业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其次,服务育人理念的融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建筑工程领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提升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思维。再者,融合思政与服务育人,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质量提升。这将改变以往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的状况,实现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格养成的均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适应性。最后,这种融合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在专业学习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立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2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的措施
2.1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更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实践中寻找新的路径。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这门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基础的建筑知识和技术,更应引导他们理解建筑艺术的深层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详细解析这些作品的设计理念、建造技术,以及它们在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深远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他们认识到建筑师在塑造人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角色,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同时,邀请行业内的专家、道德楷模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这些专家和楷模可以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讲述他们在面对工程伦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问题时的决策过程和思考,以此激发学生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学习资源。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建筑的建造过程,感受建筑与环境、社会的互动关系,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深化服务育人理念在专业实践环节的融入
建筑工程类专业以其强大的实践性特点,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服务育人理念逐渐被引入并融入专业实践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专业技能,更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创新思维。具体来说,服务育人理念强调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脉搏,理解社会的需求。例如,可以组织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实际工程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同时,服务育人理念也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项目实践中,探索创新方法和技术。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从而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构建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
构建一个全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更准确地衡量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笔试成绩,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关键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打破旧有的评价框架,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评价体系。首先,实践项目考核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更需要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和创新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比赛或者社区服务项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他们可以锻炼项目设计、实施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出解决问题和创新思考的能力。评价者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实践项目报告,观察他们在项目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社会服务评价环节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领导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在参与环保活动时,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和传播环保知识,还需要组织和协调活动,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评价者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具体情况,评价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此外,引入企业、社区等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可以为评价体系提供更广泛的视角。这些机构可以从行业需求、社会需求等实际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企业可以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他们的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这将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要实现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的深度融合,需要有一支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首先,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政意识。其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企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实践,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职业认同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需求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将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实践融合,是建筑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可通过解析建筑作品、行业专家交流、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全面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建筑人才,以及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未来领导者。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持续探索和实践,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深层次教育目标,为社会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阳,赵璐.职业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4,33(03):22-27.
[2]姚佳明.高校实践育人的思政价值与实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6):151-155.
[3]薛翔鸿.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服务育人融合研究[J].福建建筑,2023,(10):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