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茂腔艺术微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山东高密茂腔艺术微探

吕尧

中国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南街12号高新技术研究所

要: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与艺术发展的演进中,戏曲艺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茂腔作为山东土生土长的民间剧种,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胶东之花”。本文主要从山东高密茂腔的研究价值、艺术特征以及山东高密茂腔的现状及发展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粗略探索。在凸显该剧种艺术特色的同时,旨在唤起人们关注这一艺术的发展面临困境和艺术传承。

关键词:高密茂腔;艺术特征;现状;措施


一、高密茂腔的研究价值

1.高密茂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密茂腔是山东茂腔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茂腔在山东高密的流传和演变是山东茂腔发展的基础。

2.高密茂腔的流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茂腔作为山东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山东人民对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在网络电视传媒没有这么发达的年代,人们在茶余饭后唯一的消遣就是听戏,其中听茂腔是其主要的娱乐。据说当时有些妇女听茂腔入了迷,宁可当场尿裤子也不愿意挤出人群上厕所,为的是从头到尾把戏听完。茂腔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是胶东农民生活的真实反映,这样的一种戏剧给农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寄托和希望。

3.高密茂腔的发展是历史传承发展的见证

茂腔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部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大约在170年前,茂腔就由临沂、日照流传到诸城、安丘、高密一带。当时的茂腔名字一改再改,名称上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高密音乐文化上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茂腔也出现了不同的剧目,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特点,这也是研究当时社会高密人民生活特点的重要资料。

二、茂腔的艺术特征

(一)唱腔板式的类型及特点

茂腔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是通过正调与反调两种不同的宫音系统的各种板式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1.正调

正调一般采用的都是徵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5~2”,唱腔包括【原版】【二板】【快板】【慢板】【摇板】【散板】等各种不同的板式。

2.反调

反调一般采用宫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1~5”。由于调式发生了改变,其唱腔也就与正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调的唱腔一般包括【反调原板】【反调散板】【反调二板】等不同的板式。

反调的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抒情,因此在此剧目中更能表现出主人公在承认错误时内心的不安、愧疚以及害羞的心情。从节奏上我们可以看出,乐曲已经有了一板三眼的规范化的形式,相对于原调中的慢板来说已经更加成熟了。

(二)茂腔的演唱和语言特点

茂腔作为山东本地土生土长的一种地方戏剧,从开始流传之始就使用的是山东当地的本土语言来演唱。高密方言是构成高密茂腔演唱特色的基础,它里面的一些话就与普通话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明天”说成“明亿”,“昨天”说成“夜来”,“蹲下”说成“鼓腿着”等等。高密方言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eng”“ong”不分。例如,“英雄”要说成“英行”,“永恒”要说成“影恒”等等。

演唱时,茂腔是用大白嗓来演唱,本地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旋律向特点。但是这一演唱方法通俗易懂,便于农民大众学习和流传,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

(三)茂腔的伴奏特点

一般传统戏剧的伴奏分为“文武”场。文场即丝竹管弦乐器部分,武场即打击乐器的部分。合称为文物场,或“场面”。

武场在传统意义上指的是打击乐部分,偏重于表现武戏部分,主要用于“打戏”部分的伴奏。常用的乐器有鼓、大钹、大锣等,成员在三人左右。茂腔中的这几种打击乐器也是我们国家其他传统戏剧的武场伴奏中常用到的几种打击乐器,在此就不再多做介绍,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文场伴奏的乐器。

文场在传统的意义上指的是丝竹管弦乐器的部分,偏重于表现文戏的部分,相对于武场,主要用于文戏部分的伴奏。常用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扬琴、阮、笙、笛子等。文场伴奏成员人数在五人左右。主要的伴奏乐器为京胡,与月琴、阮一起组成了茂腔文场伴奏的“三大件”。这一乐器组合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然而他们合奏起来确实分外的悦耳动听,和谐统一。

(四)行当、剧目

1.行当

传统的京剧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而高密茂腔同样也有生、旦、净、末、丑之分。生行、旦行、净行、丑行分别是指戏里面的男性人物、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以及品质、相貌、性格上有男性特点的人物和风趣幽默或老奸巨猾的人物。这些行当在戏中担任的角色与京剧中的行当角色大致无二,在此也不再多做介绍。

2.剧目

茂腔的剧目按照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

(2)“八大记”:《罗衫记》《玉杯记》《风筝记》《钥匙记》《火龙记》《丝兰记》《绣鞋记》《玉簪记》。

(3)现代戏:《李二嫂改嫁》《龙马精神》《江姐》《雨前》等。

(4)移植剧目:《桃花庵》《白蛇传》《杜十娘》《春草闯堂》《窦娥冤》等。

三、高密茂腔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高密茂腔的发展现状

茂腔自从传入到高密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接近一百年的历史了,曾经茂腔已经完全占据了人们饭后茶余的娱乐时间,也曾受到人民群众的深深地迷恋。在网络电视传媒日益侵占人们生活的业余时间的今天,曾经在山东半岛

红极一时的茂腔,其未来已经是非常值得我们担忧的事情了。

近些年来,高密的剧团已经改制成为企业性质,茂腔剧团也早已经解散。受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今发展更多的是歌舞类的剧员。我曾经有幸见到过一位著名的茂腔演员——祁艳君老人。祁艳君老人曾经担任过诸城市茂腔剧团的团长,它见证了茂腔从红极一时到现在前途堪忧的时代,他坦言目前的客观事实也的确让人无奈。高密茂腔的未来困难重重。

(二)保护措施

针对高密茂腔的发展现状,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保护茂腔艺术。

1.恢复茂腔剧团

恢复茂腔剧团对于茂腔的重新繁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茂腔剧团是茂腔的基地,是茂腔的“文化中心”,茂腔的排练、演出等等都需要在剧团完成。因此,如果连一个剧团都没有,那么茂腔就缺少了一个“根据地”,是分散的,不集中的,没有根基的,这样的茂腔文化是不会发展长久的。因此,要想茂腔重整旗鼓,恢复并加强茂腔剧团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和唱腔旋律的创新

一种文化想要传承,就必须有创新,只是固守着传统的形式,不注重推陈出新的文化是始终要被淘汰的。茂腔现在存在问题就是形式守旧,调式过于简单。在现代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根据茂腔自身的特点推出新形式,以满足新大众的需求。

3.争取政府支持

茂腔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繁荣,更需要获取更多政府官方的支持。恢复茂腔剧团、扩大群众基础、创造适合茂腔发展的大环境以及茂腔进学校的活动都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当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茂腔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经历,这不仅仅是与当时的人民生活娱乐匮乏的原因,与当时的政府的政策上的支持也大有关系。当时的政府对茂腔剧团非常支持,茂腔演员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茂腔的创作上,就能够将更好的茂腔艺术展示给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 景深.谈茂腔.《上海艺术》[J].1960年第11期 第19-20页

[2] 晓玲.茂腔之演变轨迹及源头考论.《潍坊学院学报》[J].2009年 第03期

[3] 青.潍坊的地方剧种“茂腔”之演化历程.《音乐创作》[J].2011年第1期

[4] 全敏.山东茂腔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大众文艺:学术版》[J].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