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5
/ 2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策略

郭俊菊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是以课前预测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基点,指导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提高学业质量,帮助学生在课堂里“生长”;同时方便教师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有目的的教学,有意义的教学。

一、前置性作业和预习作业区别

预习作业,通常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的预先学习,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点,寻找到自己的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那么,前置性作业是老师在预设问题,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点,调整本课教学目标,寻找自己学生的学习难点,以便更有的放矢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二、前置性作业的优化策略

1. 基于认知起点,设计分层作业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认知起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必须是有区分度的,有分层依据的。教学势必要以学定教,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高阶思维。

以七年级第三单元的字词教学为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预设“心目中的英雄”的情境,任务一:找出新词汇,标注拼音,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任务二:使用本单元学习的新词汇,为你心目中的英雄写颁奖词。本单元的三篇文章《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都有英雄的形象,可以是战争时期的战斗英豪,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田螺姑娘”,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可敬可爱的亲人……在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新词的基础上,勾连本单元的写作小练笔,查找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做到单元间课文的有机整合,体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实践性和预见性。

2. 依托教学流程,设计思维梯度

前置性设计的作业从何而来?前置性作业应该与教学流程挂钩,就如同医生问诊,先望闻问切,再开药方。打破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先学后教,这样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学生的“已知”“未知”,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指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忍,前置性作业很烧脑。就因为有了前置性作业,所以教师批改的作业量变大了,但是当好方法,好路径出现时,能选择的就是继续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依据文本和教学流程,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先动起来,是前置性作业设计最初的尝试。比如叙事性文本,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形象分析,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都是这类文本解读的重点,最开始的前置性作业,就是把补充习题或者复习资料中的一些题摘到前置作业里,慢慢做着做着,注意和自己班的学情结合在一起,比如用一句概括一个事件。最低层次班级的学生无法全面概括,教师就给学生提供支架,把六要素标清楚,变成填空题。再比如,一个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在文章中找全面很难,可以把题目分解成外貌,性格和品质,然后再留几个空给学生填写,给学生提供这种类型题目的思考方向和思维层级。例如,《藤野先生》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在前置性作业中,根据本班学情调整成了填空版的图表题,将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品质分列并提供示例,这样学生看到人物形象分析就知道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总结,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和思维进阶的路径。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最大的收益就是在不断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过程的推进中,更清晰地了解、摸准自己学生的“已知”“未知”,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明确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课堂效率得到逐步提升。当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力和求知欲,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审美创造力。

3. 寻机布置作业,彰显教育智慧

前置性作业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如若不当堂完成,诊断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囿于教学进度的要求,许多教师认为前置性作业增加了师生的负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前完成。而前置性作业正是由于其前置性的诊断能力,才得以帮助教师精简和压缩上课流程,有的放矢;才能够帮助师生释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也并非必须提前一课时完成,大部分学校将语文课和早读课排在一起,那么把握好前置性作业的布置量,给足学生提前量,进而及时调整课堂进度,才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三、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浅谈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意义

本文是一篇小说。根据文体特点,梳理故事情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后第一题,要求按照时间顺序,勾出“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的情节发展标志性语句,并给出图表,表中提到了“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根据学情,教师只是提示学生找到时间、地点转换的词语,从文中找到具有标志性的语句。

前置性作业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主要表现在散乱的文章内容不经整理直接摘抄,或者因答题区域定位不准确,导致概括不够准确。经过剖析,发现学生不理解的是“情况”这个词的含义,把所有修饰性的词语都写进了情况介绍,造成大量描写替代情况介绍。比如:初次见面的高原的情况,“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凭风吹雨打”类似这样的大量修饰词的句子被摘录到了答案中。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难点,解释情况介绍应该是陈述性词语,不是描述性词语,就类似填写个人档案,带领学生在课堂及时整改,进行情节划分,找寻关键语句,去除修饰性成分,得出答案。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布置,让教与学问题的焦点即刻显露出来,节省了大量的有效课堂时间。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共同探究,实现了隐性思维的显性化过程。

前置性作业归根结底是教师基于自己学生学习基点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统一的无差别的前置性作业,就脱离了它独特的灵动的属性。而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无痛或者少痛学习,多走捷径,少走弯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纪云: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陈乃云: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探微[J].学语文20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