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周瑞

保定市徐水区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保定市 072550

摘要:近年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人心,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在此情况下,应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创新、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种植效果,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从而对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深入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下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农业技术已成为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和质量、应对食物安全问题的关键工具。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创新是确保稳定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此情况下,应对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优化,不仅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还可以充分保障农产品质量,以此推动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1目前小麦种植的主要问题

在开展小麦种植作业时,病虫害会对小麦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也是对小麦质量、产量造成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小麦生长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随着品种、种植措施等方面的改变,以往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对于个别新型病虫害无法达到防治作用,导致小麦产量、质量降低。在小麦灌溉方面,操作时间不合理也会对生长造成极大影响。在小麦生长期间,田间灌溉非常重要,这对小麦健康生长、产量等多个方面具有极大影响。但由于极少数种植户对此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较低,使得整个灌溉工作较为不科学,从而影响了小麦健康生长。在药物使用方面,部分种植户自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农业药物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认为“只有使用大量农药,才能够取得更高的产量以及品质”。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因为缺乏对农药的了解,未能在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阶段合理规划农药剂量,过多、过少使用农药会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使得小麦品质及产量大幅降低

2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小麦种植技术的运用

2.1精准播种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精准播种技术,作为现代化农业中的一大亮点,其核心在于实现种子均匀分布与最优密度,从而确保幼苗的均衡生长和最终产量的提高。这项技术不仅考虑到了种植深度的一致性、种子之间距离的精确控制,还考虑到了与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等环境因素相结合,以确定最佳播种方案。通过利用高精度的GPS定位系统来指导播种机械,小麦种子能被精确地播放至预定位置,这大大减少了因株距不一或者深浅不均而引发的资源竞争和生长不良现象。同时,精准播种配合数据分析软件,可以根据历史气候数据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播种密度的动态调整,促进小麦应对环境变化、病虫害入侵等压力的能力。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运用,农田中的传感器网络同步收集的各类数据,将使得播种策略的实时调整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种植效果与经济效益。实际操作中,配备先进导航系统的播种机规避了重复播种和漏播,这不仅优化了劳动资源配置,更确保了小麦生长空间的充分利用。而致力于满足农作物健康生长需求的精准播种技术,在增产节本、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小麦新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

选育小麦新品种及其遗传改良构成现代农业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关乎作物产量的提升、品质的优化以及对环境逆境的适应力。与传统选育方法相比,现代生物技术为小麦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迅速、精确的手段。在选育新品种的过程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凭借其高效率和显著的选择精度,已成为加速品种改良的重要工具。此技术依赖于分子标记识别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从而指导育种家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杂交和后代选择。此外,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科学家能够直接在小麦基因组中插入、删除或替换特定基因序列,这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品种改良的周期,还允许精确调控植物特定性状。

(三)小麦生长周期管理与智慧监控技术

采用先进传感器和遥感技术精细监测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关键指标,在实时数据驱动下对生长周期进行专业管理。利用地面站点和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收集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大范围作物生长情况,通过云平台集成分析,形成对小麦生长环境的全方位掌握。专业软件利用算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系统的输入信息,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控。如遇临界气候条件或病虫爆发风险,系统能够提前警示,并推荐相应的调整措施。这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还为精准农业注入了技术精神。通过智慧监控技术,田间管理不再依赖经验判断,而是转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操作模式。智慧监控技术所带来的生长周期管理革新,使得小麦种植既适应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潮流,又保证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的多赢局面。

3现代化农业中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

3.1运用信息技术时时了解掌握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首先,小麦种植技术人员应及时掌握气候情况,结合历年病虫害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作出准确判断。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历年之间气候与病虫害关系,粗略估算出今年的小麦产量与品质信息。技术人员对详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降低小麦病虫害的不利影响。例如,病虫害防治人员结合调查信息,科学编制防治方案。在专家与技术人员讨论下,对编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切实执行病虫害预防任务,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影响。其次,技术人员充分借助小麦田间物联网系统,对小麦种植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从而优化病虫害防治方案内容。通过智能摄像头,技术人员了解小麦种植基地的信息,从而掌握病虫害的情况,为后续防治方案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撑。最后,结合红外感应装置对土壤积温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了解病虫害滋生的可能,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

3.2 借助无人机技术消杀病虫害

首先,依据调查的病虫害具体信息,防治人员基本了解小麦种植基地的情况。发现土壤积温较高,营养物质充足,可能会埋藏越冬虫卵,需要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农药消杀,保障种植土壤安全。另外,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赤霉病与红蜘蛛是危害小麦生长的常见病虫害,防治人员根据专业知识,科学配制农药,杀除麦田病菌。其次,病虫害防治人员对无人机飞行的轨迹进行控制。根据计算机显示器,了解无人机喷药的情况,保证小麦田均匀喷药,提高信息化喷药的水平。另外,药物喷洒完成后,一旦出现强降雨天气,需要在天气晴朗后再次喷施,保证病虫害防治的效率。最后,借助物联网系统,病虫害防治人员对小麦虫害进行控制。通过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的方式进行虫害防治。种植人员利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手段,对虫害严重区域进行处理。其中夜蛾类的虫害通过光诱杀的物理防治手段进行处理,防治效果极佳。而红蜘蛛的捕杀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引入红蜘蛛的天敌,对红蜘蛛数量进行控制,保护小麦安全生长。小麦病虫害防治人员则利用田间物联网系统,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害虫数量骤减即可减少药剂使用。

结束语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加剧,未来小麦生产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相关人员的工作应重点关注抗性品种培育、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开发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同时普及农业知识教育,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认知和接受度,才能确保在面对未来挑战时,小麦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地满足人们需求。

参考文献

[1]韩伟.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J].现代化农业,2024(1):21-23.

[2]刘峰.小麦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4,42(1):89-91,100.

[3]武丽娟.小麦玉米机械化配套种植模式与播种技术试验[J].种子科技,2024,42(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