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感染力,成为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舞蹈形式和内容均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使不同民族在特定地理空间内所形成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得以体现。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地理特征;文化内涵
引言
人们对文化的要求日益高涨,国家和民族的、民俗的研究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代表国家历史和传统的艺术,民族民间舞蹈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和学习,因此,对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日益强烈的需求,而现代的舞蹈美育的迅速发展正是这一心愿的反映。不管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注定了它在美学和文化史上的不可或缺和重要作用。
1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
1.1大众性
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源于民间,其舞蹈形态能够客观反映民族文化,因此具有很强的大众性特点,能够体现出人们在生产劳作中的相关经验和表现。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保留了一定的民族文化要素,在普遍流传的同时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在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其推广工作效率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大众性特点的驱动下,能够极大增强民族民间舞蹈本身的价值特点,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播。
1.2开放性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交通便利性的不断提升促使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发紧密,民族民间舞蹈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在不断实现,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于文化交往带来的积极影响,民族民间舞蹈开放性特点也在不断凸显;基于文化交流与艺术交流的同步进行,舞蹈元素同样相互借鉴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实现不断革新。文化交融速度的不断加快,使不同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融合更加全面,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民族民间舞蹈在动作设计、乐曲选择等方面更需要不断开发。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
2.1东部平原地区的农耕型舞蹈
我国东部地区多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农耕民族用辛勤劳作换来丰衣足食,土地承载着人们收获的希望。因此,农耕民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理念,其民间舞蹈呈现出平稳、缓慢、安逸等特点,舞蹈主题、动作等要素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例如,流传至今的秧歌舞的编创灵感便来源于农民插秧耕田的动作,由于在弯腰插秧的过程中下肢活动有限,人们要通过摆动上肢来保持身体平衡,于是形成了秧歌舞以扭动上肢为主的显著特征。
2.2西南高原地区的农牧型舞蹈
受海拔、地形、光照等要素的综合影响,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既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也有肥沃的河谷耕地,基于此,这里形成了农耕和放牧文明。同时,当地常见的高耸云端的冰峰雪岭、瞬息万变的云霞等景观,也给民间舞蹈创作带来了奇思妙想,为其赋予了艺术色彩与文化内涵。例如,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居民,发现在负重或劳动时身体重心与手脚摆向同一侧最省力,于是逐渐演变成“一顺边”的舞蹈动作。此外,羌族、弈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都具有“一顺边”的典型舞蹈动律特点,反映出其所处地理空间的共性特征。
2.3东北山林地区的狩猎型舞蹈
生活于东北山林地区的民族,为了获取生活物资经常穿行于林海或雪原,形成了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其民间舞蹈在内容和表达上具有鲜明的狩猎、祭祀等特征,如以弓箭、砍刀为主要舞蹈道具,以寻找猎物、发现猎物、祭祀为主要舞蹈题材。例如,鄂伦春族舞蹈是在狩猎和社会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民族舞蹈,是以模仿动物姿态为主的娱乐性舞蹈。其中,经典舞蹈《斗熊舞》通过蹦跳、举手等舞蹈动作模仿黑熊打斗的场面,惟妙惟肖地展示了熊的姿态与气势,再现了鄂伦春族原始狩猎时代的生活场景。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3.1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民族民间舞蹈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舞蹈的韵律和节奏上,舞蹈的动作和造型上,以及音乐和服饰上。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舞蹈韵律和节奏,江南水乡的舞蹈动作轻盈、流畅,表现出水乡人民的柔美和细腻;北方草原的舞蹈则以粗犷、豪放为特点,表现出草原人民的豁达和奔放。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舞蹈动作和造型,这些动作和造型往往源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实践和传统文化,云南地区的孔雀舞、安徽地区的扇子舞等,都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与敬畏。此外,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时往往需要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和服饰,如藏族舞蹈的音乐通常具有高原特色,服饰色彩华丽、浓厚;汉族舞蹈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服饰线条简洁、优美。总之,了解和学习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3.2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民俗风情
舞蹈中的民俗风情是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风情在舞蹈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如汉族舞蹈中,秧歌、腰鼓舞等舞蹈形式就充分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朴实,藏族舞蹈则通过沉稳有力的动作表现高原地区的神秘和圣洁;傣族舞蹈中,舞者身着美丽的筒裙,手托花篮,舞姿优美、灵动;蒙古族舞蹈中,舞者身着宽大的蒙古袍,手持马鞭,舞姿粗犷豪放,这正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体现。
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多元影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为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中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生动写照,也是其表达情感和追求美的载体。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其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以期助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辰星.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文化空间的建构探索[J].戏剧之家,2023(36):154-156.
[2]傅小青,姜若彤.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探索与实践: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述评[J].山东艺术,2023(6):6-14.
[3]毛昌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研究[J].艺术大观,2023(2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