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产生病理改变的本质,治疗以调和阴阳为主,让其重归新的动态平衡。因此,治病需求本,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而确定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遵循防微杜渐、标本先后、治病求本、因势利导、协调阴阳、攻补兼施等原则,相对西医治疗的统一规范性,其具备内外同治、个体化的特点。
一、湿疹
湿疹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皮肤炎症,引发因素较多,包括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心理状态等,具有瘙痒和慢性的特点。湿疹包括急性湿疹、慢性湿疹、钱币状湿疹以及汗疱疹等,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达4%左右,儿童则高达20%。
免疫系统疾病具备扩张性的特点,西医难以采取针对性治疗,只能抑制免疫功能,暂停用药后易反复发作。中医采用非局部治疗,根据病情辩证地对整体进行调节,内外同治。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导致,治疗时主要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
二、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多动症,指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脑功能轻微失调,智能基本正常或完全正常,但在情绪、行为及学习上存在缺陷,往往表现为注意力涣散、短暂,肢体互动过多,情绪易冲动,难建立良好的家庭与社交关系。资料显示该病患率约5~10%,学龄儿童发病率更高,约为1~10%,男孩患病率远高于女孩,早产儿童患病率较高。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多出现睡眠差、易兴奋、多哭闹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活动增多,动作不协调,听觉辨识与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低下。
西医认为该疾病的病因很多,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将该病定性为社会性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治疗药物分为抗抑郁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精神病药及以及抗癫痫剂等,一般以右旋苯丙胺或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作为常用药物。且目前常用的西药只能控制症状,副作用还大,有些药物含肝毒性,部分药物甚至会导致心率失常,也不完全适合6岁以下儿童。
在中医看来,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与精神意志状态是其阴阳统一协调的结果,阴阳失调便是机体神志逆反的基本病理。阴阳处于充盈和谐的状态下时,机体便无病。小儿多动症是由于动静失衡,缺乏阴静,阳动多余且压于阴,表现为肝脏功能失调。目前中医治疗上多从调和阴阳、调理脾胃、安神益智、平肝以及化痰清热方面入手。中医治疗该病时会结合人体特质辩证性用药,从整体入手,用药具备个体针对性,对因治本。
三、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是一种器质性、功能性的消化系统疾病。脾胃纳化、升降、润燥的对立统一处于失衡状态导致脾胃失健、气机阻滞。常见症状为腹胀、嗳气、胃脘胀满、便秘、口味异常以及慢性肠胃炎、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患儿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多食或强制进食时出现腹胀、面色无光、形体略瘦、苔薄白腻等。该病的引发因素较多,如劳累过度、精神焦虑、饮食不节、误下误吐等。
西医治疗药物主要为单成分,具备统一标准,缺乏个体针对性,治病用药不顾及患者个人体质,用药后人体反应各不同。中医认为脾胃在饮食的消化、吸收方面具备协同作用,但功能上各不相同。胃主降,脾主升,胃接受、消化食物,脾吸收营养物质,治疗以开胃醒脾、调和脾胃、和中理气为原则,通过中药调节脾胃,必要时进行疏肝,能够更快更好的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四、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即感冒。该病指上部呼吸道鼻、咽和喉部呼吸道出现炎症,例如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作,冬春交替时发病率更高,婴幼儿最高,每年数次不等,症状的轻重程度有差异。轻度感冒症状表现主要为流涕、低热、轻咳、鼻塞、腹泻、轻度呕吐、打喷嚏等,鼻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咽部稍红,分泌物增多。颈部或颌下淋巴结会轻度肿大,通常在3至7天痊愈。
西医在治疗感冒上尚未研究初有效手段。该病若是由于细菌导致,可服用抗生素,若是病毒性感染导致,基本上依赖自愈。中医认为人体病理变化是致病因素与局部和整体、内脏和体表、脏腑、气血津液、抗病力等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中医治疗着眼于感冒的特定病因,以调理恢复人体正气,改善患者的体征。
五、惊风
惊风又名抽风、惊厥,是一种儿童时期猝然抽搐、意识不清的病症,分为慢惊风与急惊风两类,前者常为久病而来,后者急暴。常见症状为四肢抽搐、牙冠紧闭、两目上视、昏迷、意识不清等,高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高烧不退等疾病均会出现惊风。该病的高发群体为1至5岁小儿,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该病表现通常惊险、变化急速,甚至会威胁患儿生病。古代中医认为惊风是恶候。
西医尚未出现治疗该病的办法。中医对慢惊风的治疗以治本补虚为原则,木旺土虚则健脾平肝,脾肾阳虚则温补脾肾,阴虚风动则育阴潜阳,结合通络活血、行瘀化痰之法。针对急惊风则以熄风、镇惊、豁痰、清热为原则,痰盛便豁痰,惊盛便镇惊、风盛便熄风、热盛便解热;痰有痰火、痰浊之别,热有内外不同,风有内外风之分,惊症可出现嚎叫、惊跳与恐惧、惊惕之象,因此治疗时豁痰需芳香开窍,以清火化痰,涤痰通腑;清热需解肌透表,以清气泄热;治风需疏风、熄风,镇惊有清心定惊和养心平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