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紫荆花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培智学校秉承“以生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生活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在垃圾分类的主题下进行同课异构,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重新回归生活,面向全体学生又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统计;集体教学
引言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解释其内在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他们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教学有许多真切生动的体验,有着很多生动的故事,如果用笔写下来,便是一个个孕育理论生命的案例,因此,教育案例研究对特殊教育教师是一种最为必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教育研究方式[1]。教师们在垃圾分类的主题下同课异构,本文是对八年级生活数学《分类与整理》的教学案例研究。
一、基于生活:打好理论基础,构建生活课堂
(一)遵循课程标准
《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标明高段学生“统计”部分课程内容包括1.根据生活情境,能自选标准进行简单分类。2.了解简单的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3.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用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直观地呈现数据整理后的结果[2]。把握数学思想,从信息中搜集、整理对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用的信息,解释数据,以及根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当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3]。
(二)敲定教学内容
基于本班学生情况,本节课选取的内容为“分类与整理”,取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初步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并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形式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过程,提高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三)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学习情况即学生的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开始新学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学生原有的学习祝你状态就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能的准备是学生习得新的能力的内部前提条件。
(四)运用灵活方法
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一课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新课程理念,着力营造开放、有活力的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强带弱,异质分组,每组包含ABC层各一人,让每个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效果甚佳。以下是教学中的主要片段。
二、归于生活:创设真实情景,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活动分为创设秋游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较动物多少、狂欢三分钟、解决问题垃圾分类。
(一)课堂片段一:尝试合作学习,体验过程
师:要想知道秋游的哪种小动物最多,我们需要把动物排一排,排的时候注意竖排、横排要对齐,为了排整齐,我们可以在最下面画一条直线,从这条直线开始从下往上排。请各小组来试一试,组长要帮助组员们哦。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小动物们的分类与整理。组长会让两名组员在学具上分一分、排一排,负责纠错和调整,B层学生贴的多一点,C层学生少一点。
分好以后,小组长或教师让组员们数一数每个小动物的数量,教师或小组长把相应数字卡片贴在对应小动物那一列上。教师根据每一组的情况把奖励“五角星”贴到每个小组的学具上。
[设计思想:小组合作交流,以强带弱,同时学具分层,个别化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课堂。及时评价,激励学习;生成评价,关注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回归情境。]
(二)课堂片段二:我给垃圾找个家
师:为了感谢大家,森林小学的同学们请大家吃东西。给大家3分钟时间狂欢,当这首歌停下来或者电脑上的蓝色○变成红色○了,我们就要继续上课。吃剩下的垃圾先放到桌面上。
学生活动:学生拿到各自的零食,听着歌一起狂欢,可以离开座位,也可以吹一吹老师拿出来的泡泡,吃剩的零食和包装袋都放在自己的桌面上。当3分钟时间到了停下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将自己的垃圾正确扔掉。再帮助森林小动物垃圾分类,学具操作和希沃电脑分类。
[设计思想:三分钟狂欢多感官环节让学生体验三分钟的时长,复习之前学过的时分,也给学生活动时间限制。如何正确投放生活垃圾与单元主题对应,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小组合作交流,以强带弱,同时学具分层,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课堂。]
三、乐于生活:围绕生活课堂,乐学实用技能
(一)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育并行
新课标中指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本节课实施个别化教育,每个层次的学生均有个别化教育目标,在课堂中有着不同的活动和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参与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客观需求和生活实际相融合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本节课反映出现代社会的需要“垃圾分类”,将数学中的分类与整理和生活垃圾分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的体验、理解、思考。一开始用秋游引起学生兴趣,后来吃零食并且垃圾分类,同时将抽象的统计思想“分类与整理”直观的呈现出来,利用创设情境-出示问题-解决问题环节,将知识贯穿始终。
(三)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交流互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本节课中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解决“哪种小动物最多?”和“垃圾分分类”的时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同组学生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帮森林小学学生解决秋游安全问题”和“垃圾分类”环节,以学生原有的秋游和垃圾分类生活经验为基础,小组合作,组长和教师给予组员参与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本节课中学生均得到发展。
(四)目标多元与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2]。本节课重视评价,激励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各种评价,比如五角星、口头和食物奖励等等,既有对个人的评价也有对小组之间的评价,利用五角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俞宏毓,朱向阳,顾泠沅.管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案例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1):43-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柳笛.培智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