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511025198810152618
摘要: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在改善沿河居民居住环境方面发挥了极大成效。当前,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已成为重点内容,是改善山区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针对此方面内容展开详细论述,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关键词: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策略
前言
中小河流山区河道不仅承载着水资源的输送功能,更是维系山区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受社会发展情况影响,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河道淤积等问题对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提出新要求,旨在预防洪涝灾害,确保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生态平衡。
一、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一)是防洪减灾、保护居民生命财产的需要
山区中小河流会因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引发洪水,这些洪水具有峰量集中、陡涨陡落的特点,极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通过对山区河道的治理,可以有效提升河流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这不仅能够保护河流沿线的重要城镇、耕地和基础设施,同时,也能显著降低洪涝灾害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二)是乡村振兴、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山区河道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河道治理,能够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并且,河流还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是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通过河道治理,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灌溉效率,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除此之外,河道治理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一方面,良好的河道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另一方面,河道治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防洪保证,减小了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侵害,保证了农民的收入。此外,河道治理工程本身也能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三)是整治河岸岸坡,改善、美化乡村环境,建设水美新村的需要
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在整治河岸岸坡、改善和美化乡村环境以及建设水美新村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强生态护坡建设,不仅能够确保防洪安全,还能有效提升乡村环境的整体美观度。同时,通过河岸生态整治、河道清淤疏浚、防洪治理等手段,可以显著改善和美化乡村环境。借助河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为沿河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和发展机遇。
二、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制约因素
(一)追求短期治理成效,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追求短期治理成效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部分治理项目过于注重短期治理效果,如快速清理河道、加固堤防等,忽略了河道长期生态恢复和保护。这一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善河道状况,但无法根本解决河道生态问题,甚至还会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其次,缺乏长期规划和维护。河道治理工作具有持续性特点,需要借助长期规划与维护来保证治理效果。然而,部分区域受资金、技术或管理等方面因素影响,难以进行长期河道维护和管理,导致治理成果难以持续。
最后,对河道生态系统认识不足。河道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水质、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多个方面。如果缺乏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全面认识,就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长期治理方案。
(二)多点开花,缺乏流域整体规划
“多点开花,缺乏流域整体规划”是导致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此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治理项目分散于不同区域,缺乏对整个流域的综合考虑。此情况的存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治理效果不均衡。例如,某些关键区域可能得到过度治理,而其他同样重要的区域则可能被忽视。
2、缺乏流域整体规划。治理项目不同,所使用方法与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这不仅会影响治理效果,还可能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2]。例如,某些治理措施可能改善了某一区域的河道环境,但同时却对另一区域造成了负面影响。
3、缺乏科学评估手段与标准。该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对各区域治理成果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不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也不利于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三)河道治理技术滞后
现阶段,部分地区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河道治理需求。技术滞后不仅影响了治理效率,还可能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甚至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监测技术落后,无法对河道的水位、河岸岸坡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精准监测,从而对治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
其次,治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和科技含量,难以解决一些复杂的河道问题。
最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数据共享和整合能力有限,制约了治理效率的提升。
(四)山区河道地形复杂,治理难度大
山区河道地形复杂是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一个显著难点。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山区河道平面形态多变,常呈现宽窄相间、沿程变化大等特点。例如,在峡谷段,河谷可能极为狭窄且岸线不规则,存在大量急弯、卡口等复杂地形;而在宽谷段,河床可能变得宽阔,并有发育良好的阶地和河心滩。这种地形的多样性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山区河道纵断面也存在诸多变化,如河床高程起伏可能达到数米甚至数十米,形成急流段和缓流段相间的情况。这种急剧变化的水流条件不仅影响了河道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3]。
三、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策略
(一)现状系统调查,提供治理依据
为提高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效果,首先需对治理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调查全面性,调查内容需包括以下几点:
(1)河流基本情况调查:了解河流基本信息,如长度、流域面积、流向、河道坡度等,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2)地质与地貌勘察:了解河床地质构造、岩土特性以及地貌特征,为选择治理方法和材料提供依据。
(3)水文特征分析:收集并分析河流的历史水文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流速等,以掌握河流的水文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4)生态环境评估:调查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覆盖、水生生物多样性等,避免治理方案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5)人类活动影响评估:考察河道周边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等,分析其对河道的影响,以便在治理中加以考虑。
(二)统筹规划,重视流域整体布局
治理人员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流域整体出发进行规划。即在制定治理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整个流域的水文、地理、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而非仅仅关注局部区域[4]。同时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通过科学规划,确保河流的各个部分能够和谐共存,相互支持,从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将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在制定治理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赢。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流域治理规划,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合实际现状,提出有效治理措施
在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中,结合实际现状提出有效治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治理措施应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下是一些治理措施:
生态护坡与植被恢复:常水位以上,推荐使用植草护坡或栽种水生植物,这既有利于生态恢复,也能美化环境。常水位以下,可以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护坡、护脚,以增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河道清淤与堤防填筑:对淤积河段进行定期清淤处理,以保持河道的行洪、泄洪能力。
防洪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可以建设生态河堤,采用渗透性材料,允许河水与地下水交换,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流域综合管理: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制,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治理等多方面因素。
(四)加强河道管理巡查与维护
加强河道管理巡查与维护是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河道治理的长期效果和河道的健康状态,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首先,增加巡查频次。特别是对于问题严重或特殊情况的河段,应加大巡查力度[5]。例如,县级河长应每月至少巡查一次,乡(镇)级河长每旬至少巡查一次,而村级河长则应每周至少巡查两次。这样的频次可以确保河道的任何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其次,明确巡查内容。巡查过程中应包含水质保护、河湖(库)水域岸线的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要检查入河排污口的情况,防止未经批准的排污行为;观察河道是否被侵占或存在非法采砂等问题;查看是否有新增污染源,如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等。
(五)生态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迎合当前生态建设趋势,在中小河流山区河道治理工作中必须融入生态治理观念。
首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确保治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材料和技术,如使用生态护坡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6]。
其次,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基石。在河道治理中,应保护河道及其周边的生物栖息地,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例如,可以在河道两岸种植本地植物,为水生生物提供遮蔽和食物来源。
结语
中小河流山区河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工作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统筹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逐步改善山区河道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未来,还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锦林,叶合欣,罗日洪,等.埋石混凝土植绿生态挡墙在山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23,(03):14-17+23.
[2]伍海生.一种“半生态挡墙”在山区中小河流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23,(03):90-91+97.
[3]李亮.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有效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22(10):94-95.
[4]齐凯.中小河流治理山区河道护岸处理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03):6-7+20.
[5]钟冬红.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中生态浆砌石挡墙的应用方法[J].四川水泥,2020,(06):106.
[6]刘兴邦,杜威.关于山区中小河流水面线计算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10):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