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对旧城更新的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9
/ 2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对旧城更新的引导

王祯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旧城更新面临复杂问题,多个时期物质环境叠合而成的城市形态、风貌各异,且由于年代久远,城市经历朝代更迭和社会变迁,导致房相关产权关系模糊混乱。基于康泽恩城市形态相关理论,选择广州市越秀区状元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形态分区”构建“管理单元”架构体系,为状元坊后续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康泽恩 城市形态 管理单元 旧城更新

引言:

自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新城建设全面展开,随着城市的快速变迁和扩张,原有的旧城遭受了巨大甚至毁灭性的破坏。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于旧城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最初“大拆大建”转变为“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增加为广州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带来较大压力,城市结构和空间的不断变化使得广州旧城城市形态发生急速变化。状元坊作为广州市越秀区的典型旧城区在旧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其东部的北京路、上下九等历史街区而言,始终是一个被“冷落”的角色。

一、状元坊历史变迁

1.1.广州旧城研究背景

我国旧城保护主要是通过提升历史街区的特色来增加旧城区域的影响力,大多是以政府或者开发商为主导的商业旅游模式开发,将该区域原住民迁出,进行“购物风情街”“复古酒吧街”“特色小吃街”等彻头彻尾的娱乐消费需求改造,传统历史的文化韵味仅留在建筑表面,内涵早已丧失。2007年广州提出“中调”策略,积极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喜新厌旧”,要积极发展旧城区,慎防出现城市空心化,旧城的保护与发展不容忽视。

1.2.历史发展

状元坊起源于明代,口岸开放促进广州对外交流与贸易加深,状元坊作为沟通城内外的主要商贸区,手工业、戏服业大力发展,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民国时期,随着都市改造运动的兴起,状元坊周边太平门拆除、太平南路修建,使其主导的商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从主要的商贸区变成为一条普通的商业内街。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大量侨胞回国置业建房,躲避战乱,促进状元坊以竹筒屋为基本建筑类型的街巷肌理形成。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状元坊商业才逐渐萧条。1953年“一五计划”启动后,状元坊传统戏服产业国有化,私营绣庄被合并重组,集中设厂[1]。整个商业等级再次降低,商业内街逐渐过渡为生活内街,居住需求激增,因此街区原有建筑内部空间被细分给更多家庭,中高层集合住宅开始出现。1978年改革开放后,基于状元坊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经济政策支持,重新成为商业特色街,以低廉的租金吸引年轻人创业,迎来了第二次商业发展高潮。2007状元坊被正式列入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继续“微改造”的更新模式。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电商进步,人们都愿意选择网购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状元坊商业再次萧条。现阶段状元坊地区开始提倡存量规划,在确保旧城空间肌理和整体格局得到最大程度保护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有机更新。

1.3.形态变化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提出“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土地使用功能”三大要素,在状元坊的演变呈现出大空间格局稳定、小空间灵活变化的特征。

1.3.1.平面单元

根据1959年、1974年、1989年、2004年至今的历史地图,1989年由于拆除小建筑重建大型建筑使得状元坊局部街道形态发生变化,整体街道格局主要骨架没有变化。土地形态肌理则由小块变大块,且受新建建筑体量增大、层数增高的需求导致出现大规模拆建活动。筑序列延续清末民初联排竹筒屋的形式,后期小建筑的拆除,重建为独栋高层集合住宅但地平面划分并未发生改变。康泽恩提出地平面是最为稳定的形状因子具有不易于改变的性质,这表明在没有巨大推动力促进土地结构变化时,区块的更新呈现为碎片化趋势。

1.3.2.建筑类型

状元坊晚清建筑类型为竹筒屋形式,民国时期基于竹筒屋形式新建骑楼,增加商业功能。21世纪初期,民间投资者收购大量小店铺进行打通,从单开间的店铺,变为多开间的“商场”,一二层为店铺,三层及以上为仓库和居住。2007年经历两次消防改善,大多数格子铺被拆除,二层以上的商业被勒令停止。随后,受房地产行业刺激大同坊和市场大厦等高层商业综合体出现。

1.3.3.土地与建筑利用

建筑类型的不断更替并未严重影响状元坊商贸区域的格局变化,核心商贸用地均布局于街道两侧,以混合式土地利用模式为主,仅出现商业空间占比比例变化趋势。民国以前状元坊为前铺后厂上住的建筑空间模式[2],后随工坊集中化出现单独占地,工坊迁出后建筑首层重新回归下部商业上部居住功能。截至目前,状元坊街区主要商业区域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均以沿街为主,延续下商上住的模式。

二、基于城市形态理论的保护模式

2.1.地块划分

地块作为基本形态单元会对地块内的建筑平面组织起到限制的作用,不同大小、形状、权属或功能的地块都会形成不同的建筑平面排布。在广州荔湾宝华路案例的研究中,街区内地块始终延续最初的格局,所以对地块组合的分析能够起到识别并提取历史信息的作用。基于上文中街区历史演变特征,将地块大致划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传统联排式布局地块,对1959年至今未发生变化的地块以及建筑布局形式保持基本不变的地块进行归类,考虑城市活态保护,保留不同时期建筑特征,作为城市发展烙印。第二种是小规模替代地块,此类地块由于合并或者拆分产生新的建筑形式,造成原有地块变形,这种更新是在原有的道路格局内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属于小规模替代地块,遵循有机更新中“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法。第三种是大型商业项目重建地块,与第二种划分模式类似,不同点在于重建项目破坏原有的道路格局并引起巨大的地块变形,对于地块建筑布局、形态及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2.2.地块序列分界线

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可通过地块序列分界线对同类型地块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3]。第一步,以联通性道路与外围道路为骨架,将开口朝向同一条街道地块划分为一个区域,反映连通性道路与外围道路作为街区骨架以及地块的依附关系。第二步,基于第一层级划分大地块以及尽段内巷式的地块组团。第三步,进一步划分地块,大地块应考虑建筑平面组织,小地块则继续细分其他的地块组团,最终形成“平面单元”划分图。因此,按照地块序列可依据地块的出入口划分为四种类型:入口沿道路排列的行列式地块、入户路组织入口的行列式地块、限定出入口的大地块、对外开放的大地块。

2.3.形态区域有机更新划分

在上文地块分界基础上,将临街骑楼、临街非骑楼商业、形态较为特殊的建筑单元(传统寺庙建筑)进行单独划分,形成16个第一等级形态区域;在第一等级分区基础上,为使得城市形态控制得到有效落实,将不同功能、年代的建筑进行区分,形成49个形态分区;第三等级划分则是在第二等级基础上细致化处理立面,使每个单元呈现出相应地块秩序。

2.4.确定有机更新保护导则

基于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将状元坊进行形态分区,在实际改造时将形态区域分类作为管理单元进行保护、保持、整治、整修等措施制定依据,形成清晰的管控格局助力城市更新。

三、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对旧城更新的引导意义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旧城更新中的应用,积极体现了城市(宏观)一街区(中观)一建筑(微观)的衔接作用,对于研究尺度的层层递进有助于管理单元划分。在形态分区下的管理单元划分还构建了对旧城、传统街区的多层次认识与整理,在进行后期保护、整治、修缮、更新等导则制定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处理。而且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旧城更新中按照时期线索进行各要素总结,充分考虑各时期代表建筑保护,各区域不同时期特色保留,延续历史,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活态的、发展的城市,对旧城保护中“活态”城市有机更新起到关键性引导。

参考文献

[1]邓舒珊,蔡萌,田银生.广州状元坊传统街区商贸空间形态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J].南方建筑,2017,(02):72-78.

[2]金祥福.前店后铺的状元坊戏服[J].南国红豆,2012,(05):39-42.

[3]陆萌.形态区域化理论下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探讨[J].华中建筑,2022,40(03):87-92.DOI:10.13942/j.cnki.hzjz.2022.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