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要:预测性维护是开展电梯按需维保的重要理论方法支撑,从市场需求、技术条件与实施成本方面论证说明预测性维护在电梯按需维保领域应用具有可行性,实现电梯按需维保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条件的不断进步使得预测性维护在电梯按需维保中的应用更加可行。
关键词:预测性维护;电梯按需维保;可行性
引言
“按需维保”的目的不仅在于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与财产合法权益,也在于避免“形式主义”的定期维保,而是真正的“按需维保”以保证实效,为维保相关单位节省成本,避免政策实施下因形式主义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在新背景下,主体愈发多元、因果关系愈发复杂,在特种设备领域已有单行法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般规则结合类型化规定的形式,使我国侵权责任编内容更具弹性与包容性,更好地回应新问题及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1预测性维护的特点
预测性维护的特点:1)使维保人员能够更精确地定位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工作。2)使维护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从而避免停机维护的时间损失。3)通过定期监测设备状况并及时处理潜在问题,可以减少过度磨损和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根据设备的实际状态制定维护计划,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分配维护资源,使维护更加高效。
2“按需维保”的政策背景
电梯是机械设备,其维护保养应该根据设备本身运行状况做必要的适时检查、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这是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常态化工作,是行业普遍共识。日常维护保养是对电梯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或保养性工作,不会改变电梯的安全性能参数,日常维护保养方式有半包、全包等多种方式。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电梯维护保养方式,缺少技术针对性,容易出现维护保养工作流于形式、“以修代保”等情况,增大电梯安全风险。
为提高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中关于“改进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模式”的重点任务要求,2020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市监特设〔2020〕56号),在此前已有部分地区试点基础上,要求全国范围内开展电梯“按需维保新模式”的试点。
所谓“按需维保”,常规的理解是结合每一台电梯的实际状态制定维修保养的计划,实施有针对性、有实效的维修保养。电梯的实际状态包括该台电梯的实际使用年限、运行状况、维修记录(大修、改造、故障记录、部件更换记录)、部件磨损现状、使用环境(频率)、管理质量等。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按需维保”主要有2种模式:1)“按需维保+物联网”;2)“按需维保+设计”。在物联网模式下,“按需维保”不仅解决了以前固定周期维保的问题,且符合电梯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的目标。而且,“按需维保”突出了使用单位对电梯使用安全负主体责任,而不是将满足规范要求的维保形式作为回避自身责任的挡箭牌。
3预测性维护在电梯按需维保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1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
随着我国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管是电梯保有量还是电梯制造数量我国都遥遥领先。从电梯产量情况看,在城镇化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动力推动下,电梯行业产量逐渐增多。根据中国电梯协会数据,2023年1—11月电梯累计产量已达141.7万台。同时,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发布的安全状况通报得知,全国电梯保有量从2019年的709.75万台增长到2022年的964.46万台,占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的49.33%,预估2023年电梯保有量将会突破1000万台。
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电梯需求急速攀升。这为电梯行业带来了充满活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其增长趋势尤为迅猛。电梯产量与保有量不断增长,使得电梯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此大规模的保有量为电梯行业传统的运维市场以及新技术的革新起到了加速作用,从而引导电梯产业向绿色环保、智能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
目前按需维保主要是基于“自我声明+信用管理”和“物联网+维保”的两种模式。虽然很多城市开展了相应的试点工作,但是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制造、维保企业对按需维保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只是对维保周期做了调整,还是没有实现真正的按“需”。
采用预测性维护理论开展按需维保研究与应用,基于数据驱动从电梯本体出发能够真正解决电梯的“需”,实现按需维保,同时切合大规模维保市场对电梯风险管控和电梯维保质量的高要求,符合主管部门支持推动的方向,所以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3.2从技术条件方面分析
运行状况监测数据是开展电梯按需维保的必备基础。电梯主要运行状态参数包括振动、温度、速度、加速度、负载以及电梯门状态等,当前传感器技术已经能够满足监测功能和精度的要求。
近几年,电梯物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地政府监管部门、电梯制造企业、三大电信运营商和电梯物联网公司都在开展电梯物联网建设的工作。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电梯物联系统以及智慧平台建设较早,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更新,已能稳定运行和实际应用。电梯物联网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取海量的电梯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同时,能够实现在安全的环境中传输和储存数据以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电梯的数据分析、故障诊断与预测奠定了基础。
3.3从成本方面分析
维保公司收取维保费用,定期做相应的维保工作,电梯维保的成本主要包括维护用品、零部件费用和人力成本。《中央国家机关购买后勤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的指导性定价为“8层(含)以下860元/(部·月),每增加1层,增加30元。此费用包含由承接主体承担的500元以下的单个维修零配件材料费。”然而目前的维保市场混乱,每部电梯的维保费远低于指导性定价,甚至一些公司的报价低于维护的成本价。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维保公司会降低收费,如今人力工资、运营成本都已大幅上涨,这就导致一些维保公司入不敷出。
对于维保企业,虽然在配备按需维保的能力时需要一定的初期投入,但是在未来逐步降本增效的同时,能够顺应其他需求趋势,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监测系统存在一定的多方重复建设,可以通过强化维保、制造、监管等各方数据平台建设协同、共享传感器数据、软件工具以及通信设备和技术支持资源等措施来降低前期建设的成本。在实际应用之后,各方共同受益,对维保企业来说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次数、降低紧急维护的频率、延长电梯寿命等,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
结束语
按需的目标是以更有针对性的维保措施提高电梯运行可靠性,避免故障,可以理解为其核心是对电梯故障的预测、诊断和排除。按需维保从电梯本体出发,借助大数据与物联网对电梯进行在线监测,针对监测到的问题及时做出响应。其能够合理地分配维保资源,提高电梯维保效率,从而促进电梯安全稳定运行,是电梯运维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黄震.湖南省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改革试点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梯,2022,33(12):19-21.
[2]姜亚东.电梯维修调度方法研究及云平台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23.
[3]王婉君.基于电梯常见失效问题的维护保养新举措[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1,37(10):71-75.
[4]李兵,冯云.关于电梯按需维保的思考[J].中国电梯,2021,32(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