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站 云南 曲靖 655099
摘要:在煤炭组分中,氮是一种重要的组分,而且大部分都是以有机态形式赋存。煤中含有的氮在焦化反应中会产生氨,但在较高温度下,氮也会转化为氮氧化物,因此,精确测量煤中氮是确定煤品质的关键。目前,煤中氮的测定多采用半微量开氏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其测量值存在较大的偏差,急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改善措施。
关键词:煤中氮;测定影响;因素
引言:煤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能源,探究煤炭类型和加工路径,是优化煤炭生产效果,增强煤炭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也是合理利用和开发煤炭资源,实现环保绿色生产目标的关键所在。运用半微量开氏技术方法测定煤中氮指标,是探究煤炭类型和加工路径的主要方法,应用此种方法主要进行煤中氮的测定,目的在于测算煤中的氧气浓度以及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氨的量,这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一、试剂影响
(一)混合催化剂
主要由无水硫酸钠、硫酸汞和硒粉按质量比64∶10∶1比例调配而得,其作用是升高硫酸沸点,升高消化温度,并加速含氮量有机物的分解。硒粉在硫酸中溶解形成亚硒酸,可被汞盐氧化为具有促进有机质降解作用的硒酸。
(二)混合碱
在进行蒸馏之前添加由氢氧化钠和硫化钠组成的混合碱,在该反应中,氢氧化钠起到了两个功能,一个是与消化物硫酸氢氨产生氨气,另一个是中和消解时多余的硫酸。利用硫化钠与汞盐形成的硫酸汞析出,避免了汞离子与氨气形成络合物,确保氨被完全蒸馏。因此,必须按照GB/T19277-2008标准加入混合碱。在实验中经常碰到难消的煤样,可采用增大浓硫酸加入量,延长消解时间,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消化率。在进行精馏之前,要适当加大混合碱配比,确保将硫酸充分中和。
(三)标准溶液
在1000毫升的容量瓶中,添加大约40毫升的蒸馏水,将0.7毫升的硫酸通过移液管慢慢地注入到容量瓶中,用水将其稀释到刻度,然后摇匀。在制备硫酸标准溶液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精确配制。配制浓度越高,滴定量就越小,这样就增加测量误差,从而降低试验准确性。配制浓度越低,尽管可以降低测量错误,但是滴定量增加,导致接收液体积增大,导致对终点的判断不精确,从而对最后的测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提高试验的成本。对此,标准溶液标定非常重要,使用甲基橙标定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敏感,很难判断其终点。因此,标定时时需要考虑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是精确称量干燥后的无水碳酸钠0.02克,将其完全溶于55毫升蒸馏水中。向其中添加2.5滴的甲基橙指示剂,直到得到的结果是亮黄色,这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指示剂添加过量或者不足,均不会呈现亮黄色。指示剂用量太小,反应结束时的色泽不够清晰,极易造成硫酸溶液大量滴定,如果指示剂太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出现紫色【1】。第二点是在锥形瓶底部放置数张滤纸,以便较好地分辨出不同的色彩,从而易于判断终点。第三点是滴定过程中,当采用单面光照下,滴定结果会更好,标定时,应避免在光照较差的地方或夜间进行。
二、消化反应影响
(一)消化时长
煤样消化速度与其本身的变质程度有关。新、中度变质的煤炭平均在1-1.5小时内消化,变质越大,其消化所需要的时间也随之延长。对于同一种煤炭,随着煤灰分增加,其消化所需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在实验中要精确地控制好消化时间,不能太久,时间过长,硫酸铵会被分解,无法确保足够的硫酸铵与大量的碱性溶液发生反应,这就会造成测定值降低。对此,在消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样品的透明程度进行观测,在添加高浓度的硫酸和催化剂之后,消化液是黑色的,在液态从黑色变成棕红色的时候,再经过40分钟加热,得到的溶液就会变得清亮的浅黄色,在消化液后,就会变得没有任何的颜色,这就是完全的消化。
(二)消化温度
在消化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用调压器从较低的温度启动,慢慢地进行升温,当小开氏瓶里的颜色从黑褐色变变成透明后,升高温度,让容器中的容物微微沸腾,但是温度必须控制在350摄氏度以下。在高温下,硫酸会发生大量蒸发,虽然用了大量的硫酸,但是没有进行完全反应,容易造成测定值下降。
(三)难消化煤样
将难消化煤样样品粉碎到0.1毫米以内,然后消化,添加0.2-0.5克高锰酸钾或铬酸酐。然而,使用强化氧化试剂高锰酸钾、铬酸酐法加快降解速度,其结果不尽人意。添加高锰酸钾;与硫酸在接触过程中,会发生强烈的反应,并会发出爆炸般的声音,同时还会冒出黑色的烟雾,从而影响检测准确性。高锰酸盐与硫酸、煤样发生反应后的消化液为深紫色,难以判断其消化程度。添加铬酸酐,这种方法能够加快消化进程,但是也会让消化液变成浆状物,其降温后会附着在开氏瓶上,很难转移,所以需要用温水将消化物溶解,然后再用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棒刮掉粘物再转移。反之,则会造成测量值降低。总之,在难消化煤样样品中添加高锰酸钾钠或铬酐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与没有添加时的测定值相比,其误差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对此,面对难消化煤样,可以采用加大硫酸添加量和延长消化时间的方法进行。
三、蒸馏、吸收反应影响
(一)空蒸
煤样蒸馏系统中连接点多,在进行煤样蒸馏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空蒸,展开气密性检测,便于检测管路是否存在漏气、老化等问题。静置蒸馏设备后,开氏球、冷凝管、橡胶管冷凝管内壁上都会有少量的碱性物质,从而导致每日第一个测定值偏高。因此,在蒸馏试验之前,每天都要蒸汽冲洗空蒸,直到空蒸冷凝液达到100毫升到200毫升时,才能进行正式蒸馏。
(二)样品蒸馏吸收
将已消化的消化液以较小量、多次的方式转移到250毫升的开氏瓶中,准备蒸馏设备,冷凝管下端放置在硼酸接收液,然后将混合碱倒入盛有消化液的开氏瓶中,如果添加太早,则会降低检测准确度,必须准确把握添加时机。在蒸馏时注意以下两点操作。第一点是若发现硼酸吸收液呈浅黄色,则表示开氏瓶里面的橡胶管断裂,氨无法透过开氏球进入吸收液,会造成测量结果误差。第二点是当硼酸吸收液变成乳状态粉色,这是因为消化液中的硫酸没有用足够的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根水溶液中形成白色的油状物质,和氨气溶液共同进入硼酸吸收液从而对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蒸馏时长
蒸馏时长过长,会造成液体体积增大,影响吸收液浓度,蒸馏时长过短,会造成氨气析出不完全,都会影响到最终测定效果。对此,当蒸馏到锥形瓶中馏出液到大概80毫升,需要停止蒸馏6分钟【2】。
四、滴定反应影响
在使用硫酸标准溶液时,将甲基红和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加入到硼酸吸收液,溶液变成紫粉色,待氨冷却后,再与硼酸发生作用,使其从紫粉色变成绿色,在使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时,接受液颜色发生了变化,从绿到钢灰色再到紫粉色,这是酸碱中和滴定反应,反应非常迅速,对此,在滴定初期,要加快滴定速率,如果液体颜色变成了钢灰色,就需要慢慢地滴定,直到溶液从钢灰色变成紫粉色为止,同时要准确记载硫酸耗费情况。
五、其它误差影响
在煤中进行含氮测量时,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最大限度地排除外部环境干扰,一般采用空白实验,对照组的运行方式与煤样相同,在消解时用蔗糖替代了样品组分,蔗糖是不含有氮气的纯碳氢化合物,不添加蔗糖情况下,耗酸量比添加蔗糖后的耗酸量小,添加了蔗糖后的空白值较大,主要是由于蔗糖中存在着的氮化物比较少,被还原成了氨,然后又与消解试剂中的硫酸发生反应,从而使空白值升高。同时,蔗糖中所含的碳也会对氮化物还原。对此,可在试剂中适当增加蔗糖,保障空白实验条件和煤中氮的测定条件更加契合。
结语
总之,煤中氮的测定标准和要求都很严格,但在实际操作中易受试剂、消化、蒸馏吸收、滴定、空白值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仔细观察,细心掌握,方能减少试验误差,保证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董瑞雪.煤中氮含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分析[J].山西化工,2024(001):044.
[2]方萍.煤炭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