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杨燕  曹英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201299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共100名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配,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心理护理方案(观察组)。使用心理焦虑程度SAS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估。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较严重且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内科重症;  SAS;  GQOLI-74、

1 引言

心内科重症患者往往因为治疗复杂、疾病周期长、花费较高等因素而可能在心理方面面临一系列的影响,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和依赖性,导致患者感到无助、失去自主性,进而引发或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1]。目前,传统的护理往往注重患者的生理护理,而对心理护理的关注相对不足。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时,缺乏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被忽视,进而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情感表达,或提供关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情绪的调节和恢复。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力求为心内科重症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案。

2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共100名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配,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心理护理方案(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18岁及以上;②符合心内科重症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CU)收治标准;③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理解并配合研究的要求和程序;④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标准为:①存在严重的认知或精神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研究;②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门的心理治疗;③存在终末期疾病,预后极差且生存期不足3个月;④此前已接受过心理护理干预,影响结果的可比性;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因生理特殊性无法参与研究。

2.2护理方案

2.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重要生命体征;提供患者的基本生活照料,如饮食、洗漱、排泄等;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确保正确用药;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提供关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

2.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1)心理评估:在入组时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2)情绪支持:通过积极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情感表达,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3)心理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对能力。4)情绪调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技巧,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情绪适应能力。5)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和其他患者进行交流,提供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6)康复指导:与康复团队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和心理康复方面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7)随访和复查: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计划。

2.3评价指标

本研究使用两个评价指标来评估干预效果,分别为心理焦虑程度SAS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用于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涵盖了多个方面,如身体功能、社交功能、情绪状态等,通过问卷报告得出综合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心理焦虑程度SAS量表[4]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包含一系列陈述,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相应的答案。总分越高表示心理焦虑程度越严重。在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上评估,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这两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差异,来评估阶段性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

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的统计分析中,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对照组

50

74.68±3.84

74.19±4.02

72.67±3.82

62.77±5.84

观察组

50

83.72±4.25

86.21±4.38

86.90±5.14

73.17±3.25

P

<0.05

<0.05

<0.05

<0.05

3.2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较严重且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下降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的变化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74.67±4.10

65.62±3.68

观察组

50

74.02±4.73

41.45±2.12

P

>0.05

<0.05

4 讨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本研究证实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GQOLI-74是一种常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工具,观察组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其次,心理护理还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下降更为明显,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心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不安,甚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5]。

心内科重症患者往往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如疾病的严重性、治疗的复杂性和可能的并发症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患者焦虑。心理护理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焦虑情绪的负面影响。过去,重症患者的护理主要侧重于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和基本生活照料等方面,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供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患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增强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治疗效果。然而本研究亦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如心理健康问卷和心理测验、左室射血分数和6 m 步行试验距离等[6],以更全面地评估心理护理的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心内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和情绪调节技巧等干预措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升其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柏林. 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率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吉林医学,2021,42(7):1734-1736.

[2] 郑逢博,陈丽,李爱华. 心理情绪护理干预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6):646-647.

[3] Lin Z, Gao LY, Ruan KM,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 with buttress plate and 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and its effect on GQOLI-74 score and Baird-Jackson score. Pak J Med Sci. 2023,39(2):529-533.

[4] 王珊,蔡瑜,邓丽娟. 阶段性心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及对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4):128-131.

[5] 林巧琴.急性左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期间 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4):20-22.

[6] 赵红静.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心理 压力、不安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1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