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6
/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李晓玢

安阳县应急管理局    455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分析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有效应对挑战,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实现预算绩效的有效管理与评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难点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变得愈发重要。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约束政府支出的扩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预算绩效管理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分析

1.1 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不匹配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制定的过程通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导致预算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一方面,预算编制通常受到历史数据、政策规定等因素的束缚,难以充分反映当前的需求和变化。另一方面,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冲突等问题也会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导致预算制定过程中的局限性。预算编制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对未来情况的不确定性处理上。由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

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变动与调整的困难。一旦制定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变动,然而实际操作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预算执行中的变动与调整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和审批流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效率较低、决策周期较长,难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此外,预算调整还可能受到政策法规、审批权限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变动与调整的困难。

1.2 绩效评价指标的不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往往存在着指标设置的不合理性,这可能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一方面,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可能受到主管部门政策导向、领导意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指标过多或者过少,不够科学和客观。这样的情况下,绩效评价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绩效水平。另一方面,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是一个问题。以基层应急管理单位为例,由于应急管理单位预算资金多涉及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预算资金的使用具有突发性、资金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绩效指标的设置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脱节,无法客观、真实的反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导致导致绩效评价的不科学性。

除了指标设置的问题外,绩效评价数据的不准确性也是影响绩效评价科学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报告可能存在许多问题,如数据来源不清晰、数据采集不规范等,这可能导致绩效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数据的不准确性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数据录入的不准确性、数据来源的不可靠性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绩效评价数据的失真,进而影响对单位绩效的准确评估和分析。

1.3 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尚未建立。

一方面,评价结果存在滞后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通常在年度终了后进行,而本年度的预算往往已经获得人大批准和财政批复。因此,评价结果对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影响较小,只能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这种滞后的现象降低了绩效评价应用时的时效性和约束性。

另一方面,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的有关规定还需进一步具体明确,追责问效力度有待加强。现阶段,绩效评价奖惩机制作用在实操中有待提升,加之各方监督联动性不强,对被评价单位整改落实的持续监督力度不足,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激励机制能没有在制度中明确体现,激励与约束李不足。

还存在地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尽管中央财政资金预算安排逐年加大向绩效评价结果倾斜的力度,但地方在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制度方面还不到位。这限制了绩效评价结果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提高政府效能的积极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探讨

2.1 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衔接

为了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衔接,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考虑设立灵活性预算机制。这种机制允许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需要。通过设立灵活性预算机制,可以使预算更具弹性和实效性,提高预算的执行度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支持绩效管理的实施。

另一个重要的对策是完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可以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预算达成绩效目标的有效实施。

2.2 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单位及该项目的工作绩效和业绩。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相一致,能够引导工作重点,促进绩效目标的达成。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应当具备以下特点:明确性、可操作性、量化性、时效性。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预算资金的使用效能。

另一个重要的对策是提高绩效评价数据的准确性。绩效评价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了确保评价数据的准确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数据采集和录入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数据监管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等。通过提高绩效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评价结果的失真和偏颇,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准确的评价数据也为预算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预算资金安排的合理性。

2.3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挂钩制度的执行力度

探索建立更为灵活和及时的绩效评价机制,尽可能缩短评价与预算安排之间的时间差。例如,可以增加事前绩效评估及中期绩效评价,以便及时调整预算安排和政策导向。

另一方面,加大对地方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制度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制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进一步明确绩效评价结果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对表现不佳的单位进行问责和处罚。同时,加强各方监督联动性,形成合力推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落实。

三、结语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突破口,解决好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廖文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今日财富,2024,(18):59-61.

[2]梅虎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活力,2024,42(10):28-30.

[3]周杏.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活力,2024,42(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