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汇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汇总分析

杨楠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017000

摘要: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身体需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机体恢复。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治疗。本文就肠内营养护理质量展开讨论,重点阐述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以及对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护理对策

一、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经鼻导管、胃管或空肠造瘘管将营养制剂输入人体,使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满足重症患者身体需要。在肠内营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胃潴留、食管反流、呕吐、腹胀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掌握关于肠内营养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详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其营养需求。在此基础上,能够制定出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护理计划,肠内营养护理计划表中包括评估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其主要作用、实施治疗的途径以及具体方法和步骤等。此外,护理工作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敏锐细致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同理心等心理关怀能力,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促进其康复进程。这些综合素质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消化道并发症主要有呕吐、腹泻、便秘、腹胀和反流等,1.恶心、呕吐:在肠内营养过程中,胃内残余量的潴留,则容易导致恶心、呕吐,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可导致呕吐。因此在肠内营养期间,应严格掌握肠内营养的速度,一般应保持在40~60 ml/h,速度过快可引起呕吐以及影响残余液的测量。2.腹胀:患者肠内营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患者体内的能量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如果肠内营养速度过快,则会使肠腔压力增高,从而引起腹胀。因此在肠内营养期,我们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而均衡的能量支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康复,还对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另外还应严格控制速度和时间,一般以每小时20~30 ml为宜,出现腹胀的情况,可以顺时针按揉腹部,忌食产气食物,如豆浆、甜品等。3.反流:反流主要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食管所致的一种症状。因此在肠内营养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呕吐情况,一旦出现反酸症状,则需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治疗,同时要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防止反流加重。4.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是指机体由于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使体内的钠、钾、钙、镁等电解质紊乱。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如果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则可引起电解质失衡,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在肠内营养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若患者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时,需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治疗;5.管路堵塞:由于肠内营养是通过导管输入的,因此,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如冲封管不正确,则可造成导管堵塞。6.如患者出现腹泻、便秘以及严重的并发症等症状时,需立即调整营养方案,如果出现导管堵塞以及严重的并发症,视情况将导管取出。另外,肠内营养所用的营养液应在一天中多次输注,避免出现营养液长期滞留的现象。

三、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一)鼻饲综合征

鼻饲综合征,亦称为鼻饲管综合征或营养相关并发症,是一种常见于长期依赖鼻饲喂养的患者中的医疗问题。这种情况下,由于呼吸道肿瘤梗阻,患者无法通过口腔正常进食,而是依靠鼻饲管来补充营养和水分。1.在进行鼻饲治疗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中断处理保持警觉,并及时冲管以防止食物或液体回流。同时,管路的固定至关重要,它确保了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对患者实施鼻饲治疗时,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固定:(1)将3M胶布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其长度应超过患者的颈部;(2)在鼻饲管上设置小棉垫或固定环;(3)在鼻饲管上贴上鼻贴标清刻度,以防止其移位。若患者出现呕吐、误吸、呛咳或不能经口进食的现象,则应及时调整鼻饲管,另外鼻贴的更换周期,通常建议至少每48小时更换一次,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2.在执行鼻饲操作时,对于那些延伸至胃部的管路,通常会经历一次或多次加固措施。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管子的稳定性得到加强,防止因患者进行各种活动而可能引起的移位现象。这种移位若不被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有效输送,从而对患者的恢复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确保鼻饲治疗能够顺畅、高效地进行的基础。

(二)胃肠道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较多,可能是患者胃肠道功能异常,也可能是患者存在潜在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等。临床上常将上述问题统称为胃肠道并发症。对于此类并发症的预防,主要需要做到:1.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如肠内营养粉或营养液等,比如常吃的含蛋白质的营养液,主要包括牛奶、酸奶,鱼汤等,一些植物蛋白,包括豆浆或蛋白质粉等。2.严格控制肠内营养制剂的温度和浓度,温度38~40℃,浓度12%,同时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若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3.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如存在消化不良症状,则需要对症给予助消化药物;如存在便秘症状,则需要给予润肠通便治疗,例如使用开塞露、肥皂水灌肠等。4.出现误吸的情况时,首先要及时排出呼吸道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误吸情况严重,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措施。5.对异常血糖进行监测,在日常监测频率基础上增加次数,最多8次/天,若出现异常立即调整营养制剂。

四、 合理有效营养支持的关键

在临床医学中,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充足的营养,因此需要借助营养液来补充这部分需求。口服营养液、肠内营养液和外周静脉营养液便是三种主要的营养液类型,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与应用场景。口服营养液,顾名思义,是通过口服的方式直接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它不需要通过消化道的复杂过程,能够更快地到达小肠,从而被身体快速吸收利用。这种营养液的优点在于它简单、方便,适合于那些希望尽快获得营养的患者,尤其是在手术或特殊情况下暂时无法通过食物摄取营养的时候。然而,它也有潜在的缺点,如可能引起胃部不适、腹泻等副作用。相比之下,肠内营养液是更为专业的营养支持方法。它通过胃管或其他特定装置引入到患者的消化道中,随后液体成分会在肠道内溶解,再通过渗透压原理被人体吸收。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营养素的完整性,避免了胃酸和酶对营养素的破坏。但同样地,这也意味着肠内营养液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进行操作,且实施起来可能相对复杂。最后,外周营养液,通常通过静脉输液的形式给予患者。对于那些因疾病或身体状况限制,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来说,外周营养液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易于执行,而且不涉及肠道的直接处理,因此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治疗周期较长,且必须频繁输注,可能影响到患者其他方面,如精神压力、经济压力等。综上所述,每种营养液都有其独到之处,临床医生在为患者选择营养支持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生理需求以及个人偏好等多个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权衡不同方案的利弊,制定出最佳的治疗策略,以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尽可能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不便。

参考文献

[1]谢文慧,叶向红,姚红林等.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的汇总分析 [J]. 全科护理, 2023, 21 (22): 3137-3140.

[2]汪智慧. 浅析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