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王紫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穴位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骨关节疾病的康复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常见骨关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穴位按摩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其长期效果和机制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关键词:穴位按摩骨关节疾病康复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引言

骨关节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可能伴随副作用或风险。穴位按摩,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和平衡阴阳,已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和功能恢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

1骨关节疾病的概述

骨关节疾病是指影响骨骼和关节功能的一类疾病,它们可以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类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痛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磨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以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攻击身体自身的关节,导致关节炎症、肿胀和疼痛,长期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使得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痛风是由于尿酸盐在关节中沉积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最常见于大脚趾。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可能导致脊柱僵硬和融合。这些疾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2穴位按摩的历史

穴位按摩,又称推拿或指压,是一种源自中国的古老治疗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中,穴位按摩是基于经络学说和穴位理论的一种治疗方法。经络被认为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这些通道上的特定点,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按摩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成书于约公元前475年至221年的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穴位按摩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许多流派和手法,如《推拿广意》、《按摩经》等著作进一步阐述了穴位按摩的理论和实践。

3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

3.1骨关节炎

临床上,患者常感到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关节周围可能出现肿胀,触痛,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变形,出现骨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炎的应用中,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曲池等,这些穴位被认为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缓解肌肉紧张。按摩手法通常包括揉、按、推、拿等,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效果评价方面,穴位按摩通常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来评估。主观感受包括疼痛程度的减轻、关节活动度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客观指标可能包括关节肿胀的减少、炎症标志物的变化等。临床研究表明,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多关节受累,常见于手指、腕部、膝盖和脚踝等关节。患者常感到晨僵,即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持续超过一个小时。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穴位按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中,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减轻疼痛、缓解炎症和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合谷、太冲、足三里等,这些穴位被认为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减轻关节炎症。按摩手法通常温和,以避免加重关节损伤。按摩时,患者可能感到局部温热或轻微的酸胀感。效果评价方面,穴位按摩的效果通常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来评估。主观感受包括疼痛减轻、关节僵硬度降低和活动能力的改善。客观指标可能包括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关节肿胀的减少和关节功能的评估。一些研究表明,穴位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然而,穴位按摩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3.3骨质疏松症

临床表现通常不明显,直到骨折发生。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手腕。患者可能经历背部疼痛、身高缩短和驼背等体征。由于症状隐匿,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穴位按摩在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中,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促进骨骼健康和缓解相关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足三里、大椎等,这些穴位被认为能够补肾壮骨,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按摩手法通常温和,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至骨骼。效果评价方面,穴位按摩的效果通常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来评估。主观感受包括疼痛减轻、活动能力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客观指标可能包括骨密度测量、骨折风险评估和炎症标志物的变化。一些研究表明,穴位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然而,穴位按摩对骨质疏松症的长期效果和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3.4其他骨关节疾病

其他骨关节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这些疾病各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例如,痛风患者常在关节(尤其是大脚趾)出现急性疼痛、红肿和热感;强直性脊柱炎则表现为慢性背痛和脊柱僵硬;肩周炎则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穴位按摩在这些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改善关节功能。例如,痛风患者可以按摩足三里、太冲等穴位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大椎、命门等穴位来缓解背痛和僵硬;肩周炎患者则可以按摩肩井、曲池等穴位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效果评价方面,穴位按摩的效果通常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来评估。主观感受包括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客观指标可能包括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关节肿胀的减少和关节功能的评估。一些研究表明,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然而,穴位按摩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在骨关节疾病的康复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它能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穴位按摩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按摩技术、患者个体差异和治疗的持续时间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穴位按摩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探索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郑金国,黎铖,张昊天,等.观察浮针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伴失眠患者骨关节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4):642-644.

[2]温菁婷.膝三针结合泰式按摩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000063.

[3]王桂娜.穴位指针疗法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000454.

[4]詹文英,倪新玲,郭美容,等.循经穴位按摩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观察[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2):193-194.

[5]郭菊红,吴际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8,49(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