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体育局冬季竞技运动保障中心 130000
摘要: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作为冬季运动的热门项目,对冰面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的制冰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现代制冰技术的引入成为了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现代制冰技术在花样滑冰场地中的应用,其次阐述现代制冰技术在短道速滑场地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制冰技术;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应用
引言: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中的精彩比赛项目,其比赛场地对于冰的质量有着顶级的要求。为了能让这些顶尖运动员发挥出极致的技艺,比赛冰面不仅需要极度的光滑与平整,还必须拥有适当的硬度和温度,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制冰工艺的突破与发展为实现这些高标准提供了稳固的技术基础。
一、现代制冰技术在花样滑冰场地中的应用
(一)冰面平整度的提升
在花样滑冰的竞技舞台,冰面的平整度对运动员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制冰技术不但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更引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冰面的平整程度。现代制冰设备融合了高精度传感技术和自我调整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并修复冰面的平整度,这种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制冰过程在确保比赛时冰面持续均匀平滑的基础上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适宜竞技的平台。
(二)冰面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任何一场花样滑冰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冰面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在比赛中导致运动员的失误或甚至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冰面制作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冰面温度的精细化控制,为运动员带来了更稳定、更安全的比赛环境。优秀的冰面系统装配有先进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设备能够实时检测冰面温度,并在需要的时候适时调整冷却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维持冰面温度在理想的范围内,帮助运动员提升他们的竞技状态。
(三)节能环保的制冰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制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重视环保和节能的问题实现更加绿色的冰面。比起传统的制冰方式那高能耗、大排放的模式,目前的制冰方式可说是大变样,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进行制冷的环保和节能的制冰方法,配合先进的冷却技术,不仅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而且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也大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确保在比赛过程中冰面的温度与湿度始终保持在理想的状态。
二、现代制冰技术在短道速滑场地中的应用
(一)冰面硬度的调整
在短道速滑这种竞技运动中,根据短道速滑的特性、运动员的力度和速度等因素,现代的制冰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冰面的硬度。对制冰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进行微调,以创造不同程度的硬度。对于那些需要高速滑行和快速转弯的运动员,较硬的冰面会更加有利,然而对于技术动作和微观操作,稍软的冰面可能更为理想。这种个性化的冰面调整,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各个运动员的特定技能和风格,从而提供最佳的竞技环境。此外,现代制冰技术采用先进的制冷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冰面硬度始终保持一致,从而避免运动员因硬度变异引起的表现差异,也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二)冰面温度的均匀分布
在如今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需要完成多次的加速和转弯,这就对冰面的温度分布提出了均匀的要求。现代制冰技术,通过先进的制冷系统和温度控制技术可以保护冰面温度的均匀分布,从而为运动员提供稳定的滑行环境。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冰面的温度对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动作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滑行表现和动作质量。因此,当代的制冰技术通过实时检测并调整冰面温度,确保冰面温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通过优化冷却设备的布局和操作方式,可以确保冰面在各个区域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因温度不均匀而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意外。
(三)智能化监控与维护
在当今的冰面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冰面状况的智能化系统已经被现代制冰技术广泛采用,该系统能够精确判断冰面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湿度、温度和硬度,并能以数据分析的形式预测冰面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一旦检测出来任何冰面构成潜在威胁的因素,或者当冰面需要保养和维护时,该系统会自动启动护理程序并发出警告。智能化的监管与维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冰面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满足运动员和比赛需求的同时,这个系统也能提供个性化的冰面调整服务。例如,在比赛前,冰面的硬度和温度等参数可以根据运动员的滑行习惯和比赛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整;在比赛进行时,系统将根据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动作质量实时调整冰面状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的制冰技术在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场地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冰上运动的发展,为运动员提供了更优质、更安全的比赛环境。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制冰技术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冰上运动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胡静茹,黄中伟,李敬彬,等.液氮-雾化水射流制备冰粒技术研究[J].流体机械,2023,51(12):1-8.
[2]孙雷.LNG冷能回收制冰技术的应用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36):185-188.
[3]李晓燕,矫佳伟,丁奕涵,等.“双碳”背景下制冰新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23,44(23):245-254.
[4]李翘,应展鹏.CO2在人工冰场应用综述研究——以制冰技术与冰面质量影响为例[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体育建筑分会).首都体育学院;,2023:3.
[5]彭兆睿,郑秋云,张信荣.CO_2跨临界制冰——多温直冷制冰系统优化运行调控研究[J].节能与环保,2023,(07):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