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6
/ 2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常薇    张惠    卢佳

陕西省肿瘤医院  妇瘤四科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应用在宫颈癌(CC)术后尿潴留(UR)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57例CC术后UR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9例,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护理)、观察组(纳入28例,给予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评价组间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残余尿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HSMSRS更高,残余尿量更少,P<0.05。结论:对CC术后UR患者实施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可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残余尿量,有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盆底肌康复护理;宫颈癌;尿潴留

宫颈癌(CC)是女性常见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目前多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虽然治疗效果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因手术创伤、心理作用、麻醉药物等出现膀胱功能障碍,造成尿潴留(UR),表现为小腹胀痛、不能自行排尿等,严重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故需积极解决CC术后UR问题[1]。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通过集合多种健康教育理论核心精神,以及创造支持性环境、提高认知水平等,可以帮助护理对象形成健康行为;盆底肌康复护理则是改善性器官功能、神经损伤、微循环的重要方法;关于二者联合应用在CC术后UR患者中的实用性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选择57例CC术后UR患者(2023年1月—2023年12月),旨在探讨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应用在CC术后UR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57例CC术后UR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9例)、观察组(纳入28例)。对照组:年龄32~59(45.54±2.82)岁,II期14例、I期15例;观察组:年龄34~57(45.25±2.58)岁,II期12例、I期16例。基本病例资料(病理分期等)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基于病理等确诊为CC,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2周仍不能自行排尿;②精神系统正常;③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围绝经期张力性尿失禁者;②泌尿系统结石者;③尿路梗塞者;④传染性疾病者;⑤肢体、视听、意识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护理):(1)盆底肌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肛门、阴道收缩等盆底肌康复锻炼,每日4组,每组50次;(2)电刺激:以SA9800型生物电刺激反馈仪(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进行电刺激干预,每日1次,每次20min;(3)雷火灸: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气海、中极等,用柔软毛巾包裹点燃艾条的两孔恒温雷火灸盒,距离穴位皮肤4~6cm处艾灸,每日2次,每次15~20min。

观察组(给予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1)组建小组:由护理人员(3名)、护士长(1名)组建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小组,全员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护理经验>2年,集中学习盆底肌康复锻炼、ITHBC相关知识,掌握ITHBC应用方法;(2)院内护理:①以提问方式评估患者对UR、盆底肌康复锻炼的了解程度,结合其认知水平确定宣教方案;②通过现场指导、视频展示等手段介绍术后UR形成机制、改善方法,以及盆底肌康复锻炼的意义、要点;③引导患者在护理口令下规律收缩会阴,每收缩1次维持3s放松3s,循环往复,每日4组,每组50次;④以压力曲线或肌电图评估肌肉活动情况,纠正错误用力方法;⑤向家属说明UR的危害,鼓励家属积极督促患者展开盆底肌康复锻炼;(3)院外护理:①邀请患者加入随访微信群,要求其每日在群内按时发送锻炼视频,针对依从性良好者,及时予以表扬,针对依从性欠佳者,及时电话联系,督促其按时锻炼;②借助微信群组织线上交流会,邀请膀胱功能恢复良好者分享盆底肌康复锻炼体会,引导病友互帮互助。

1.3观察指标

(1)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涉及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等内容,共38~190分,分值高则意味着自我管理能力强[2]

(2)残余尿量:以导尿法测评。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无序资料行2检验;计量资料(AHSMSRS、残余尿量)以均数±标准差 ±SD 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HSMSRS更高,残余尿量更少,P<0.05,见表1。

表1 AHSMSRS、残余尿量对比(x±s)

组别

例数

AHSMSRS(分)

残余尿量(m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9

132.80±7.43

152.88±8.35

156.89±15.97

112.16±6.45

观察组

28

133.36±8.01

162.12±7.74

157.94±13.46

78.73±4.61

t

0.274

4.329

0.268

22.441

P

0.785

0.000

0.789

0.000

3 讨论

UR是CC术后常见并发症,与术中膀胱侧窝交感神经纤维、输尿管外神经纤维损伤,以及脏器位移、泌尿系感染、麻醉药物抑制盆神经、术中广泛剥离膀胱使膀胱血供受损等因素有关,容易引发尿不尽、腹痛等症状,提高尿路感染风险,影响术后康复进程,增加住院费用,故需积极处理。

本研究呈观察组AHSMSRS更高,残余尿量更少,P<0.05,与孔茹等[3]学者的报道一致,分析原因:盆底肌康复锻炼通过肛门、阴道收缩等运动能够促进盆底血液循环,提升盆底肌群收缩力、紧张度,改善盆底张力,但是部分患者缺乏对盆底肌康复锻炼意义的正确认知,加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锻炼效果不甚理想,无法有效减少残余尿量。ITHBC注重在评估基础上调动家属、病友等多方力量,展开线上、线下等多种行为指导,可以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按时完成盆底肌康复锻炼计划。因此,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更有助于提高AHSMSRS评分,减少残余尿量。

综上所述,由于基于ITHBC的盆底肌康复护理既能CC术后U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减少残余尿量,有临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蕾.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10):119-121.

[2]李娜娜,孙晶,李君.KTH整合式护理干预策略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产妇康复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3):186-188.

[3]孔茹,郑杰.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5):6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