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学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学教师需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发展性、治疗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使学生在身体、智力和情感层面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面对竞争激烈和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心理健康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将心理健康纳入体育教学的考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利用团体辅导,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会心”,顾名思义,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会心团体,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其主要原则是去专家化、非指导性、真实表达,目的是创造一种积极、宽松的场景,让团体成员在一种真诚、尊重、信任、温暖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当下的真实感受,探讨自己、发现自己,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接受他人,培养学生的接纳和包容能力。团体辅导的流程简单有效。把学生平均分组,按照教师提前预设的内容开展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让每个学生分享活动前与活动后的感受,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教师要定期开展团体辅导,在必要时也可临时组织团体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让学生在团体辅导中逐渐建立自信,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修正。
2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平台及干预机制
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监测。如可以通过专业测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教育情况、学业情况、心理状况、测评结果、心理健康事件处理等信息。学校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成立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小组。一旦发现危机事件,立即向危机预警小组汇报,启动预警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情况严重的,学校需要联系家长,寻求社会工作者、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医院的帮助和治疗,直到学生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3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的全面使用。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对于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可以相互补充,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线下课堂为主,但常常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无法跨越空间教学,且对于人数方面也有局限。这些限制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分享需求,也会使学生的体验感不够。如果采取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便可以突破时空和人数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分享交流,且通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的趣味性大大增强。例如,在线上教学中播放心理小故事、进行心理小测验,可以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线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交流及时关注到学生,这是线上教学无法替代的,因而二者可以相互补充。
4教师培训与发展
在提高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过程中,着重于教师培训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是确保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方法和实施策略。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情感管理技巧以及团队协作与社交发展的指导方法。通过举办定期的培训研讨会、工作坊和在线课程,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能力。实践与反馈强调实践和反馈的环节,让教师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并逐渐培养相关技能。提供实时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跨学科合作是促进教师与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教师培训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与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合作,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提高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程度,为培养更加健康、积极的学生心态奠定基础。
5创新治疗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治愈学生心理问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既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有更多的热心。治疗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专业引导,特别是要传授一些专业性纠偏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差异性特点,教师要做出理性分析,以便找到最佳治疗方案。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随时掌握学生心理走向,及时给予治疗措施。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要通过谈话、询问、调查、问卷等形式做出心理问题判断,以便做出理性安排。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教师在调查学情时,要科学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然后做出针对性地设计,面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多重对话和交流,给学生最直接的心理辅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有效消除学生心理顾虑,让学生敞开心扉,不断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充分发掘潜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加强“家园”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合力
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就是家庭和校园,因此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家庭与校园的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家园”合作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家长由于欠缺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又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比较高,学生在学习压力比较大,又无法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会选择沉浸在网络中,与虚拟世界中的朋友倾诉。针对这类情况,一方面家长可以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在家庭中发现的问题告知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以及自己所发现的异常告知家长,结合家庭原因去剖析深层次的原因,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结语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学校要统筹多方面资源,持续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中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新波.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04):90-94.
[2]赵瑾.积极心理学在中学体育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3]张微.心理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