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8
/ 2

浅谈数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董月清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机关幼儿园第二分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 新学期科学视野下的数学教育是基于生活的数学游戏,数学发展是幼儿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可以以数学为视角,进一步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有效开展数学区域活动。

[关键词] 数学;探索;游戏;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数学它不是纯学科的那样一种抽象的、序列化的,或者说就是那种脱离了儿童生活的这样一种很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而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首先,数学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其次,数学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数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一、对幼儿有新的认识

(一)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

在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越发感受到了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最新的儿童哲学家认为,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比成人更像哲学家,儿童观察世界的方式比成人更像科学家。儿童拥有着并超越着我们成人的学习力、创造力,幼儿探索特定的行为模式,满足自己兴趣与需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学习、在探索,幼儿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一些行为,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多种经验的一种经历。幼儿混乱、他的游戏、他的模仿、他的探索,就是幼儿独特的一种学习。所以在整合背景下的幼儿,坚信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

(二)幼儿的数学学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区域游戏当中,幼儿都有可能学习数学和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方法和积累数学的经验,获得数学思维发展的空间。例如:一日生活的午点环节,幼儿都是自己来拿取水果,在拿几个水果的时候便了解了数量1和2或3和4......春天到了,幼儿园的杏花开了,幼儿观察杏花到底是四瓣呢还是五瓣?等等,数学的学习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三)幼儿的经验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互动性和生活性

我们知道数学的内容本身,它是客观的、固定的,但幼儿的学习方式却有着各自的特点及获得的数学经验,是主观的、动态的。例如:幼儿在叠长方形的地垫时,他们各自的想法和叠法却有所不同,这些都反映出了幼儿各自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

二、对数学区域价值的理解

如专家所说,数学区域游戏的个别化,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老师都知道,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内容,选择游戏的伙伴,选择游戏的方式,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速度以及自己的操作方法,进行探索、进行操作,进而不断地去丰富去积累自己相关的一些数学经验,他们不仅仅获得了数学的经验而且还获得的是身体上、情感上、以及它的社会性发展,所以我们数学的区域活动,它是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重要的桥梁。

三、数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明确阶段目标

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必须有效把握区域活动的及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设立一组区域活动时心中要有目标,根据阶段性数学活动的目标,配合班集体数学活动的进度来制定数学区域的具体目标、具体计划、和具体内容,例如两周内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幼儿兴趣正浓,教师可适当延长活动的时间,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使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增强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对数学的运用能力。

(二)巧投游戏材料

1.明确、多样、丰富、开发等不同类型材料

以前我们投放的数学材料的提供大多数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因为规则性强,就会常常局限于幼儿的特点和创造,容易让幼儿丧失活动的兴趣。在整合教育背景下,就是要不断拓展数学操作材料的类型。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固定玩法的操作材料;其次是多样玩法的,但它都隐藏着数字的教育意图,比如扑克牌,可以从小班玩到大班,隐含着很多数学元素;最后是完全开放的隐含着数学元素的低结构材料。比如,彩色圆桶(大、中、小班都适用),老师提供了三种颜色的桶,每种颜色大小不同,我们没有给孩子固定的探索内容,也无法预料孩子会怎样,这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探究和发现空间多样化的自然的低结构的材料。

2.一物多玩、一物多用

材料虽然丰富了,但枯燥的玩法同样会使幼儿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于是,在区域活动中,要考虑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在反复中创新、在交换中新颖。例如:在认识不同的图形中,小班的数学区域活动可以是图形的一一对应,颜色的一一对在应,或者是图形、颜色的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中班的美工活动,也可以是大班的七巧板拼图游戏等等。同一份游戏材料的不同玩法,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到了一物多用、一物多玩的游戏,感受数学的乐趣。

3.有效展示、及时调整

例如:这样一套教学材料,大班、中班、小班都适用,是小动物住房子,最少是五幅图卡,每幅图卡上面是任务卡,下面都是小动物头像图卡。第一幅图卡上面的任务卡都是小动物头像,它锻炼的是实物点数。我们知道幼儿在这个阶段或某个时期他处于实物水平,能通过一一匹配来完成这个任务。如幼儿发展较快,我们就要有所调整到第二张任务卡,这个时候,幼儿就要明白,任务卡上面的点子才是数的对象,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这种符号的表征,然后用点子来代表实物,数数的时候,也是有起点有终点的。直到最后的调整,数的书面表征形式,按数取物到最后理解数的抽象性及抽象性原则。所以每幅任务卡的设置都能看到幼儿的发展,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幼儿,他的能力体现在哪一步?是什么样的表现?他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后续,我们可以继续调整任务卡,数量增加,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的形式,进行操作并有效展示。为幼儿展示呢,一定要与幼儿的视线同平,或高或低都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让每位幼儿都能够在适宜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4.融入综合性活动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设计综合性的活动,如数学与语言、数学与美术等,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幼儿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鲜活语言指导

你的语言取决于你的思维,那么鲜活的语言呢!正像《园丁与木匠》一书指出,木匠的思维和园丁的思维,作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是以某种特点为目标,让幼儿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样子;而后者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汲养他们,支持幼儿成为自己的样子。我们每位老师就是积极地实践者,从木匠思维转向园丁思维,不再用老套的方法来施教,幼儿的数学能力就发展,而是因为幼儿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现实需要,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理节拍,力求语言情趣化,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的力量。我们积极的将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嵌入到他们的生活游戏中,陪伴幼儿积极探索,主动寻求答案,体验到发现数学、运用数学、操作数学的快乐!

四、与幼儿同频,做高质量的陪伴者

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愿意观察、善于等待、乐于交流、善于思考、能够放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向我们抛出这样一个话题:当我们展望2050年时,我们应当继续做什么?我们应当创新什么?郝拉利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2050年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处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时刻,迅速发展的社会让我们无法去预测未来,我们就需培养像帐篷一样的孩子,具有行动能力的孩子,要教会孩子不断的革新自我,就要让我们走进孩子,做高质量的陪伴者。使孩子们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9787561727645、陈磊、《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0-00、151。

[2]978756560956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00。

[3]9787213093302、(美)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