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林地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分析

1赵婷 2黄晗3郭姝悦

兰溪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浙江省兰溪市,321100

摘要:以浙江某林场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治为例,首先分析薇甘菊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然后根据薇甘菊的特点进行防治,包括防治时期,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并寻求一套有效地防治方案。旨在为全市的速生桉薇甘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江林场;薇甘菊;防治技术

薇甘菊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入侵植物,被公认为林业中的一大有害花卉。当前,对抗薇甘菊的努力尚处初级阶段,伴随的是对其入侵特性的认知不足,这一现状导致了控制其扩散及推进有效防治措施方面的进展缓慢。本项目的启动,旨在加深对薇甘菊特性的理解,并推动防治工作的实质性进展。此外,通过深入了解薇甘菊的入侵机制,也将为研究其他入侵植物的特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整个领域内防治策略的发展。

1薇甘菊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

1.1薇甘菊分布

薇甘菊倾向于在山谷和河流周边地带自然生长,这些环境特点包括土壤肥沃与湿度高,有利于农作物的茂盛繁殖。该植物展现出显著的向光性,于光照充足环境中迅速扩增,其短距离内的快速扩散能力使它能够包覆其他作物,激烈竞争生长所必需的光照、水分、养分及空间。薇甘菊还会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它们生长减缓甚至停止繁殖,最终可能引致物种衰退或灭绝。其主要通过侵占农田林地的空隙和边缘区域,利用攀爬方式迅速覆盖至作物顶部,实现大范围扩散。尽管难以渗透种植密集的农业区,但在那些植被较为稀疏、人类活动较少干预的区域,其入侵速度极快,且破坏力巨大。值得注意的是,薇甘菊的入侵往往与其它严重危害作物的害虫并发,形成复合型的侵扰问题。

1.2薇甘菊生物学特征

薇甘菊归属菊科假泽兰属,是一种草质性质的藤本植物,原产地为热带欧洲,但其分布范围现已扩展至东南亚地区的多种语言环境及历史上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区域。自薇甘菊被引入中国以来,它便持续成为国家花卉监测项目中的重点对象。该植物的叶片特点是单叶且对生,树皮异常纤薄。叶片基部形态多样,可呈心形亦或是戟形,展现出独特的美感。花序虽小却数量繁多,通常集4朵小花于枝梢,排列成复伞形花序结构,每朵花洁白如管,具5裂齿,体现了精巧的细节美。果实方面,薇甘菊结出的瘦果细小至极,颜色为黑,与花朵形成了鲜明对比。

薇甘菊具有种子产量大、繁殖速率高和传播速度快、生长活力强、茎节能随地生根形成新植物等特点。并可借助风力、人、牲畜、水和运输等渠道,实现远近距离传播。薇甘菊为喜阳光好湿润的草本植物,经常生长在森林边、荒弃农田、路旁、疏于管护的果园、黄河湿地边、田间沟底、河滩保护一带的树木和竹棚下等地。它通过绞杀或繁重的劳动压力,使其所攀援植株因长期缺乏日照、营养和水分而迅速死去;当无攀缘物时,即沿地匍匐生长,并迅速占领原有生境,组成单优势种群,所到之处其他植株基本枯死。薇甘菊是一种四季常绿的植物,尤其在土壤湿润、疏松,并富含有机物质,以及光照充足的环境,以及河岸湿地中,其生长极为迅速且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从3月至4月期间,幼苗处于发育阶段,而5月至8月则是其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到了9月,它进入现蕾阶段,随之生长速度逐渐减缓;10月步入开花结果期,茎生长发育停滞;11月至次年一月为盛花期,结籽;2月后种子发育成熟,花枝枯萎。

2薇甘菊危害的防治措施

2.1机械防治

浙江省某林场受薇甘菊侵袭严重,遂于2020年7月开展了人工清除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如下:选取林场200m×200m的薇甘菊样地进行实验,用铁锹、锄头等工具切断薇甘菊根部以及匍匐于地表面的茎,集中堆放在日光下进行暴晒,暴晒结束后将薇甘菊置于空地中,静置3个月,若中途遇下雨等恶劣天气,无需进行转移,3个月后发现薇甘菊恢复生长程度为80%,无需转移继续观察,6个月后发现薇甘菊恢复生长程度已经达到100%。足以说明暴晒难以达到根除薇甘菊的作用,其残余根茎长期处于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中,接受雨水等滋润依旧会恢复生长,机械防治效果不佳。

2.2生态防治

生态控制方法通常涉及引入薇甘菊的自然敌对者,即其天敌昆虫和特定的寄主植物,以及利用致病细菌。例如,安婀珍蝶与艳婀珍蝶等是薇甘菊的天敌,它们通过取食薇甘菊的叶片,能有效遏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促使薇甘菊叶片蜷缩,进一步损害其健康繁殖能力。此外,小蓑蛾的幼虫通过啃食叶片,也对薇甘菊的生长繁殖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某些寄主植物通过对薇甘菊的寄生作用促使其快速死亡,从而高效控制薇甘菊的扩散,此过程并不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也不会干扰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至于病原细菌的运用,则是借助某些适应性强的真菌感染薇甘菊,引发其叶片枯死和脱落,陷入一个不断恶化的循环,最终导致薇甘菊成片死亡。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旨在控制薇甘菊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

菟丝子是旋花科寄生植物,一年生长期,其长出细嫩茎后,无叶的细藤缠绕在植株的茎、叶、枝等部位,借此方式吸取所缠绕植物的养分,从而导致被缠绕植物因根部无法输送充足养分而死亡。研究表明,菟丝子种类包括田园菟丝子、国内菟丝子和国内南方菟丝子三种,其中又以国内田园菟丝子的寄生性死亡能力最高。为进一步探究田园菟丝子对薇甘菊的生态防治效果,2020年8月中旬,在浙江某林场开展了菟丝子致死薇甘菊实验,过程如下:选取四个长宽高分别为5m、2m、0.5m的水泥花池,选取周围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场地作为培养空间,选取上好的肥料进行养殖,先将薇甘菊种子撒进水泥花池,间隔70cm插上2m高的竿子,让薇甘菊环绕竿子进行攀爬,当薇甘菊长势较好,爬满竿子的时候,再向其中2个水泥花池中撒入菟丝子种子,与其他两个水泥花池形成对比实验,观察菟丝子的生长速度对薇甘菊生长的抑制情况。

经过实验对比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当环境温度为27℃左右时,菟丝子播种2天后就开始发芽,当菟丝子嫩茎长出,开始缠绕薇甘菊根部时会继续生长分枝,从薇甘菊根部向上缠绕,形成盖幕,迅速将薇甘菊全部包裹在内,阻挡薇甘菊的光合作用。

(2)当环境温度为27℃左右时,菟丝子播种12天后,发现菟丝子的嫩茎已经攀爬覆盖到薇甘菊2m多高的位置,15天后,薇甘菊开始出现枯萎死亡现象,菟丝子长势依旧迅猛,继续覆盖攀爬相邻的薇甘菊藤蔓,随着菟丝子生长速度的加快以及覆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抑制薇甘菊生长越来越明显,菟丝子种植50天后,2m高、5m²范围内的薇甘菊全部死亡。

2.3化学防控

化工防治策略涉及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控制和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其中核心手段包括森草净与草甘膦的广泛应用,以及新近开发的灭薇净和紫薇清。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除草剂不仅依据其对薇甘菊的消灭效果及作用持久性,还充分考虑了化学品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结合薇甘菊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繁殖特性,通过巧妙搭配各类化学制剂,可以定制出高效且针对性的防治计划。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已在多个示范点得到推广应用,展示了化学防治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模式。而事实也证明,利用不同类型制剂的配合与应用,既能适应人们对薇甘菊在各个繁殖时段有效防控的需求,也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以降低药物的相互耐药性,对于长期高效防控薇甘菊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省某林地为加快薇甘菊防治,进行了一波又一波实验,2020年6~8月是薇甘菊第一次预防时期,利用晴天进行了森草净1500~3000倍、满堂红净1500~2000倍、灭薇净400~600倍液1800~hm2喷洒,在高温条件施用,预防疗法有效性明显提高,同时确定了在薇甘菊养分生长发育旺盛的初期实施,可以大幅减小防控覆盖面,因而节约了防控经费,但负效应较小;首次施用后约60天,预防性治疗研究展开,确保对遗漏或药量不足区域及时补喷,旨在增强防控效果。进入11至12月,薇甘菊的营养生长减缓,迈入开花结实阶段,此时采用41%浓度草甘膦配以50至100倍盐水溶液,旨在迅速消灭其营养体,防止种子成熟,从而切断种子传播扩散的途径。尽管此除草剂能有效杀死薇甘菊而不大幅改变其繁殖环境,且作用期限有限,邻近区域的大量薇甘菊可能导致数年后该地复发。因此,无论采用何种除草剂,持续的监控与治理、区域协作及联合防控措施均至关重要,以确保长期防治成效。

通过向薇甘菊的叶面、茎部及根系施用大量生物化学制剂,这些药物被植物吸收后分布到各个部位,引发渐进性生理中毒,最终导致整株薇甘菊,包括根部,死亡,以此实现彻底清除薇甘菊的目标。在桉树种植园中,杂草和灌木种类繁多,鉴于化学防控的成本考量,对薇甘菊的防治往往需同步治理其他影响树木健康成长的杂草,因而选取合适的控制药剂时,需要全方位评估其效果和经济性。

在林区,控草任务大都依靠人力完成,不过针对薇甘菊这类迅速蔓延的植物,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穴耕和铲除,并辅以生物及化学防控方法。由于单株幼苗数量不多,为防止化学处理时伤害到这些幼苗,进行化学除草时必须对它们进行单独保护,通常采用套袋方式。常用的除草剂是草甘膦(具体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溶液),剂量控制在每亩500毫升,配比清水为1至1.2份药液兑150份水(使用流动清水),并且可依据薇甘菊的覆盖密度调整药量。鉴于林木高度普遍达到或超过五米,化学药剂控制成为可行的选择。作为预防性措施,草甘膦的使用量则提高到每亩800至1000毫升,药水比调整为1.25至1.67份药液兑100份清水(同样使用流动清水)。确保药液充分浸透薇甘菊的根、茎和叶部分是化学防治生效的关键。如果林地中灌木杂草密集,前期进行人工修剪,随后实施生化防控,会显著提升处理效果。

3结语

薇甘菊传播迅速,已经危害到各地林区,各地林业部门需积极行动起来,真抓实干,确保地方薇甘菊防控形势不松懈,并对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治,加大联防机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探索出更新有效地防治机制,严防死守,尽早铲除薇甘菊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莫亦琳,陈伟钊,黄丽娟,吴飞燕,肖念,于宇,刘学东.ShRNA-LDH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薇甘菊生物防治(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40(02):163-170.

[2]梁晨,泽桑梓,高燕珠,季梅,杨斌,赵宁.薇甘菊花芽分化前后内源激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23,43(02):229-241.

[3]周建坚,容仁立,许祝莨,谢雯其,王小倩,袁雨晴,孙思.3种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地中薇甘菊的防除效果[J].河北林业科技,2022,(04):35-37.

[4]杨禄,蒋晓华,常文涛,李先怡.基于“珠海一号”高光谱遥感影像的薇甘菊入侵监测[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2,51(04):272-281.

[5]李步斌.博白林场三种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