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有利弊 正确引导有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电子产品有利弊 正确引导有方法

张钰茗

13982265921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610213

摘要: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产品已深深融入儿童的生活。电子产品的普及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认知和娱乐需求。然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特别是对10-12岁的学生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对他们的视力、注意力及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电子产品;小学学生;正确引导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其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社交及心理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特别是在10-12岁的关键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成为了小学教师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从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的心理需求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在享受电子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

一、小学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的心理需求

(一)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渴求。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便捷的获取途径。例如通过教育类APP,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认知需求。然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进行学习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学生可能会因为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忽视传统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

(二)人际交往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渴望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并获得认同感[1]。电子产品,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工具,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与朋友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然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进行社交可能会导致学生忽视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可能会变得不善于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出现社交障碍。此外,网络社交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欺凌。

(三)娱乐休闲需求

娱乐休闲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产品通过各种游戏和娱乐应用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对于10-12岁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能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然而,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玩游戏而忽视学习,导致学业成绩下降。此外,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自主性需求

自主性需求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独立和自主的渴望[2]。电子产品的使用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娱乐方式,从而满足了他们的自主性需求。例如,通过网络搜索,学生可以自主获取学习资料,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然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进行自主学习和娱乐也可能带来问题。例如,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自控力而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时间管理能力下降。

二、正确引导学生预防沉迷电子产品的策略

(一)经营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陪伴质量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应通过日常的关怀和沟通,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从而提升陪伴的质量。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关怀,教师不仅可以增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系,还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活动增强与学生的联系,课后则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如班级联谊会、体育比赛等,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减少其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沉迷。

(二)帮助孩子发现易引发沉迷的诱惑情景

通过课堂教育,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包括视力损伤、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下降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负面影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案例或学生身边的例子,帮助他们识别电子产品中的潜在诱惑,例如过度依赖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从而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如开设专门的讲座或讨论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使用电子产品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不仅能学到更多的防沉迷技巧,还能从同伴的经验中获得启发。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详细讲解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的危害,帮助学生识别和避免这些诱惑情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的规则,如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并在学生遵守规则时给予奖励。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电子产品使用积分卡”,当学生按规定使用电子产品时,便可获得相应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兑换小礼品或特权。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励学生遵守规则,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联合家长制定契约,共商规则有弹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在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电子产品使用的正确方法,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的契约。在制定规则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保持一定的弹性[3]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电子产品使用的正确方法,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的契约。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在制定规则时保持一定的弹性,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适当调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通过这种合作,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使用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10-12岁的关键成长阶段,学生自制力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被电子产品中的诱惑所吸引,从而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教师和家长需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规则,帮助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做到适度与合理,有效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其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詹洪春,潘锋.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筑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J].妇儿健康导刊,2024,3(6):5-7.

[2]赵文学.农村儿童何以“亲手机而远学习”?[J].少年儿童研究,2023(6):15-20,32.

[3]智晓龙.抓住儿童“防沉迷”的本质[J].师道,2023(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