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5
/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张亚娟 武林豪 马佳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是提高我国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根据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培养更多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引言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引下服务于“三农”工作的职业教育,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研究和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通过中职教育或短期培训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的农技术水平,帮助农民适应就业要求以及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教育。

1核心概念界定

1.1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党的领导,适应“三农”发展新常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将新农村从农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建设,以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的,使新农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推进我国农村各层次的全面发展

1.2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注重提高劳动者自身能力的专业教育,旨在提升社会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受教育者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它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即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的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

2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激发农业从业人员创新兴农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不再是简单向农民传授生产技能和知识,而是通过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方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2.1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首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产业的兴起,农民更需要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而这正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满足。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职业教育是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

2.2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农村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剩余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为目的,将他们打造成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其次,农村职业教育为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培养更多创业者。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改变农村面貌的农村劳动力,还要高度重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其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密不可分,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较多,而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相对较少从业人员劳动力素质还是普遍偏低当前,农村居民对接受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开始关注接受教育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参加高端专业教育培训的人数仍然较少许多农民在接受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时,教育模式、内容以及方法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从而无法获得他们所期望的成果因此,在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方面,仍然需要大幅度提升数量和质量。

3.2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普通教育在规格、层次、结构、效力、类型上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尤其是对专业课教师,一般要求具有技师、工程师两种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缺乏导致了课程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实践课、专业理论课、文化课程不相匹配。同时,农村职业学校致力于为二三产业提供人才由于学校缺乏及时的专业调整,以及涉农专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农民的就业机会受到严重限制,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尚需健全

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培训两大职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农 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农业科技的普及程度以及农民的培训水平,影响到整个职 业教育培训系统。是由于农村的师资力量有限、地域环境的差异,而对于职教中心单位的竞争力有限,面临管理难

的窘境。这一问题反映了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整合较难的现象,也映了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混乱的深层次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

4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优化策略

4.1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而且因为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对于承包大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化培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农业文化传承,也有利于农业后继者的培养。

其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培养、储备充足的产业人才队伍。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农民成为技能化、专业化的人才,即满足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也满足了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的管理者能组织带领农民进行生产经营经验的相互交流,通过展销自己的农产品,互相解答、实践和交流,引导农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展新农业。

4.2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努力办好职业教育涉农专业

首先,涉农院校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主要落脚点,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更多高价值人才。调整职业教育战略布局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涉农院校要创新产教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借助其资源优势提升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其次,涉农各专业应紧紧围绕地方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当地的主导农业产业设置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主,采取以基地带动培训,以产业引导招生的战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4.3健全各级职业教育职责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建设

首先,政府要提高社会对职业 教育的认知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媒体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引导舆论,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努力营造对职业教育发 展有益的社会环境。

其次,既需要上级部门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努力探索。职教中心更应审时度势,确定位学校发展方向,科学设置相关专业,努力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当地的职教资源,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5结论

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三农”为基点,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教育需求出发。 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职业教 育的目标。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水平,为培育新 型农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姝含,库珊珊,李自纳.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究[J].村委主任,2024,(05):29-31.

[2]叶林茂,张明依.新时代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探析[J].农业机械,2024,(02):79-83.

[3]丁旭.乡村振兴视角下辽宁省农村职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

[4]郑爱翔.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703. 264.

[5]张明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04):30-32.

[6]连会斌,谭广兴,徐潇涵.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梳理、学理逻辑及实践路径[J].成人教育,2022,42(12):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