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中兴协力(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共生(symbiosis)作为一种生物现象,意为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关系,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共生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组组之间的协同发展与互惠共生,并致力于从共生动力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互动模式方面,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范式,它是以资源为纽带、以互惠发展为目标的协同行为,本质上是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跨界协同共生过程。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办学形态,旨在通过推动校企共建共管,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它既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办好地方高职院校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在校企共生视域下,产业学院“1+1+N”新形态运营模式实践探索及取得有效成果。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伴随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尝试以产业学院的模式办学,产业学院已经成为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成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链、 创新链与人才链相互链接的重要途径。但新时代我国高职产业学院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惑。
(1)地方政府服务激励缺乏具体举措,企业缺乏内驱力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国家宏观层面对产教融合的企业已经给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产业学院的建设,但是各省、市、区的政策和资金的配套尚未完善,导致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找不到对应区域的管理部门去获取这些优惠。高职院校甚至还要主动去产业学院所在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申请,要求成立国家政策落实对应机构,以便于激励合作企业的内在动力;此外,很多地方政府在跟进服务和政策宣传上也不到位,很多企业对于“职教 20 条”中的企业优惠并不知晓,合作之初需由高职院校告知企业,合作之后企业可以申请获批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时可以获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和税收等优惠,企业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首先注重获利如何,但产业学院建设很难在短期内获利,产教融合的企业优惠又无法及时兑现到企业的头上,使得企业没有内在合作的动力,配合高校进行教学的兴趣缺乏,导致产业学院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存在差异,各部门统筹管理困难。产业学院一般采用“产业学院理事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但往往只是形式上,实际管理则由高职院校在主导推进,企业一切听从高职院校的安排,甚至参加“产业学院理事会”,也只是随便委派公司的一个小职员去应付,并没有发挥企业理事真正的作用。高职院校依然沿用教育机构的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产业学院,甚至将产业学院当成是众多二级学院中的一个,如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模式,泛行政化管理严重。无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产业学院,企业成了附属管理成员,不过问产业学院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没有构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体制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产业学院不能有效地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比如不能有效地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进行管理,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和教育生态链难以建立。
(3)与企业真实生产研发融合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院校后,就直接就职于高校,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历不多,因此造成实训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真实项目的同步对接不充足,模拟有余,缺乏实战。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快速,教师一线新技术技能缺乏,造成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实训设备及课程更新困难,缺乏快速开发实训实战资源的能力,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双创和就业的需要。
(4)人才培养定位不符合岗位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已经不再是由办学规模来决定,而是由人才培养质量来决定。产业学院的引入,应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效载体,但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并未发挥产业学院的主导作用,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并未打破传统模式,合作企业参与程度不够,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5)当前产业学院运行模式弊端频现
当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常见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1+1”模式:即“一个专业或一个专业群+一家企业”组成的合作模式,此模式通常适用于所在区域内产业优势明显和集中的地区。根据调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种模式真正在企业就业的学生不足 40%,降低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了合作效果。
“1+N”模式:即“1 个专业群+N 个与专业群相关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的“一对多”合作模式,在此类产业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由企业组成产业集群虽拥有丰富的实践和技术优势,但是大多企业缺少教育行业背景,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教材开发、教具研发等方面能力不足,影响合作成效。
“1+1+N”模式:即为“1 专业群+1 个行业协会+N 个企业”的办学模式。由于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存在独立性不足、资源缺乏、参与度不高和协调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很难发挥作用和地位是职业教育政策的有力推动者、技术培训的重要协助者、从业资格认定的规则制定者的德国手工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导致中国的行业协会在产业学院建设中流于形式,发挥不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校企共生视域下的产业学院建设新范式发展路径
针对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融合深度不够;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岗位教学要求等问题提出新型“1+1+N”产业学院运行模式。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创新提出产业学院“1+1+N”新形态运营模式,即“一个专业群+一个教育平台+N个相关企业集群”。此处的“一个教育平台”需台具备教学资源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设备研发能力。由教育平台和学校、企业共同根据校企需求,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N个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一方面优先从学院获得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院资源开展多层次的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科技攻关、项目研发等。依托产业学院“1+1+N”新形态运营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信息、资源、能量的交换循环,实现了知识、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契合了共生理论多元共生的基本表征,企业不再是“顾问”“咨询”式的旁观者,成为实实在在的教育事业共同参与者、利益分享者。
(1)校企全程共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型“1+1+N”模式中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需具备教育服务企业背景,既熟悉职业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又熟悉产业发展,可以把行业新技术技能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把企业技术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产业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对人才的能力需求转换到学校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教具以及实训设备中,让职业教育中的每一环都与新技术紧密结合。N 个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一方面优先从学院获得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别一方面可以利用学院资源开展多层次的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科技攻关、项目研发等,所得收入在扣除国有资产损耗后的收益全部作为产业学院的发展资金,企业依托产业学院生产性技术服务开发新产品,所获收益将通过校企协商拿出一定比例投入产业学院,利益内循环强化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基于新型“1+1+N”产业学院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行业背景和技术、资源优势,把产业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与学校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度融合,让职业教育中的每一环都与新技术紧密结合,与产业紧密对接。
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标准、岗位需求内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实训/实验环境、学生实习实践及就业创业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在产业学院基础上,校企合作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实体,构建起了集生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竞赛训练、
创新创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六位一体”育人平台,实现合作各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构建产业学院运营机制,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产业学院的优势在于校企双方是“同在一条船上”的命运共同体,彼此的利益休戚相关。产业学院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一头热、不关注彼此发展、实践教学不深入等问题,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完成了对松散校企合作本质上的超越。产业学院要更好地激发各种异质性要素的活力,弱化校企之间异质性要素的“排异”反应,构建科学的运营机制。一是要在具体合作方式、资源配置、治理结构等顶层设计方面大胆突破创新,实施与传统学院、系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制度的形式保证产业学院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如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活动、考试评价等方面由产业学院内部的校企双方研究决定。二是依据权力分持和权利对等的准则创设产业学院的董事会,高校和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管理的话语权和范围由其成员构成的比例决定,实行“分权制衡、民主管理”。产业学院的院长任命由董事会决定,对董事会负责,实行目标管理。三是根据校企双方的要素资源,灵活采用“股份制”“项目制”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双向介入和全程参与。四是实行独立的运行机制,对教学管理服务、科学研究服务、资金预算和利益分配进行清晰的规定,对新情况新问题有科学的问题处理机制和预案,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转。
(3)紧跟市场,增强产业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一大批基础知识厚重又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型人才。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更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的发展理念、专业建设和产业学院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产业学院应该发挥紧跟市场的企业属性与灵活机动的体制机制,在专业的设置和建设上大展身手。根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打破原有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群体优势突出、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有示范引领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格局。为此在新型“1+1+N”运行模式下的董事会作为直接领导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将专业建设作为产业学院的第一要务。董事会直接领导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确保产业学院的重大事件由董事会决策,将“开设什么专业”作为产业学院的战略规划的内容。教学系部、实训部门等“怎样建设专业”上下功夫,按照各自的职责构建产教协同的培养机制以达到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吻合。以产业为导向,将产业发展趋势与学科专业知识创新相结合,构建产业、行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动态机制,将职业标准、企业标准、学校培养标准等规范与元素有机地融合到教材、教育教学之中,创新“教、学、训、做、评”人才培养过程,促使教学内容从偏重理论知识传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构建学校、产业与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实现从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既注重短期评价,又关注学生长期的发展,保证产业学院教育能够让学生的长期乃至终身受益。
三、校企共生视域下的产业学院建设新范式实践意义
1、创新合作模式设计,夯实了校企共生融合基础“高度”基石
依托产业学院“1+1+N”新形态运营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信息、资源、能量的交换循环,实现了知识、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契合了共生理论多元共生的基本表征,企业不再是“顾问”“咨询”式的旁观者,成为实实在在的教育事业共同参与者、利益分享者。
2、拓展融合内涵,全方位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深度”探索
1)开展现场工程师项目,革新实训模式
坚持标准引领,校企共同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以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规范指导人才培养规格,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将企业项目案例引入教学项目。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构建和全面实践“标准引领,四阶段多交替”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对接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依托产业学院企业资源优势,校企合作开发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效衔接;融入企业新技术、新标准,编制“活页教材+活页笔记+功能插页”三位一体的新型活页教材;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开发与岗位工作实际配套的项目任务书。
3)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多形态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企业转型升级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新要求新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推进双导师制、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多形态教学方法改革,更加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活力。
4)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校企共建“双师培育基地”,建立校企“双向兼职、双方培养、双重身份、双重保障”的双师培养机制,实施“教师进企业,大师进课堂”计划,推动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与技术创新服务,促进双师素养整体提升。
3、激发融合活力,多维度引领实现了创新发展“广度”提升
1)汇聚多方资源打造产教联合体样板
参与共建“全国煤矿智能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成立“济宁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导高校、行业和企业深化合作,合力打造产教联合体的样板,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推广经验。
2)校企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校企联合攻关,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联合建设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济宁市低代码软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全方位融合共构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依托产业学院搭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实训教室30余个,将实践中心建成学生实训练习、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产品推销与展示的平台,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打造高校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四、结语
实践表明,基于校企合作共生视域下的产业学院“1+1+N”模式通过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三年多的实践运行,成效初显,2022年获批山东省工信厅“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训中心”;2023年获批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低代码软件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11月,获批山东省大数据局“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在“1+1+N”协同育人模式中,学校要有较厚的实力,专业要有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同时融入上下 游产业链企业和行业资源, 能够形成多方共建共享机制,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学徒制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 建设、产学研培服务等多方位合作,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