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赫章县气象局 贵州 毕节 5532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问题,但结合农业生产工作可知很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威胁。具体来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的类型有冰雹、洪涝、干旱等。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本文提出了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动农业发展、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等三个不同方面的减灾对策,希望可以为农业气象工作人员做好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减灾对策
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受到的威胁就是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当前背景下很有必要全面了解农业生产状况,具体地分析气象灾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为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奠定基础,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本文先是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和类型为切入点,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减灾对策。
1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和类型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灾害分布特点不同,接下来本文就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及类型进行分析:
1.1冰雹
春季和夏季是冰雹发生率较高的季节。冰雹的发生除了和天气系统有关之外还可能受到地貌和地形影响,因此其发生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分散性,除了湖南、广东、福建和江西等地区意外其他地区都有可能遭受冰雹,且一天内还可能发生多次[1]。北方地区受到天气变化和地形分布影响,若为冰雹发生的高峰期,就会严重地破坏建筑和农作物。
1.2洪涝
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可知,主要因为气候异常、地势条件和降水机制等条件导致降雨量季节变化和年季节变化,且发生洪涝灾害对农作物正常生长产生较大的威胁,还可能导致绝收、农作物减产等问题。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其江河中下游区域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多,且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频繁发生灾害、具有较广的涉及范围、损失较大等,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2]。
1.3干旱
干旱指某地区长期少雨或者是无雨的情况下淡水总量满足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种现象,且农业发生和生产中深受干旱这一自然灾害的影响。干旱灾害比较突出的特点有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危害大等,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生长。农业生产者的气象灾害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对畜牧业的危害,对牧草生产产生影响之后还容易影响畜产品生产,草场沙漠化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干旱地区的面积,加重了干旱程度,因此当前阶段人们正加大力度研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减灾对策
针对当前阶段我国诸多农业灾害,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灾害减灾措施,具体可从几个方面进行:
2.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无法改变自然环境,但是可以从中分析并总结出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内在规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建设气象灾害预警机制[3]。国家应加强干预,建设有效的防御体系实时监控自然灾害气象;从整体角度出发,增加农业科技方面的资金,把握气象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对人类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活动产生威胁的气象灾害,评估灾害的危险性,在短期内制定相应的减灾措施和预防措施,指导农业的安全生产,顺应自然,促进农业生产和气象灾害适应,促进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发展,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动农业发展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农作物的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对环境的需求差异较大,且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工作期间很有必要从农作物种类和工业结构出发,全面开展气象灾害服务工作,提高整体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工作的开展期间应以农作物生产规律、培育地区为依据,给农民提供精确度较高的信息,如风象信息、降雨信息等,为农民预防气象灾害提供保障[4]。此外,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还必须将常规农作物气象灾害服务转变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挥农业生产状况的作用开展农作物产量预报工作,不断提升农业气象灾害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运用气象信息并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从农业生产工作的角度分析,很难将其和气象灾害服务分割,因此农业生产期间必须加大力度观察农村地区的气候情况,做好农业工作安排。编制农村气候灾害发展趋势图,便于农民掌握气象信息,从而调节农业生产体系,重新布局农作物,并引入新的农作物品种,避免农民盲目跟风种植或者是肆意农作的问题。
2.3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气象信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准确、全面、及时的气象信息有利于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利的强灾害[5]。为此,要想推动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还必须健全气象服务共享平台,积极应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气象信息,检测农业气象并进行预警,确保农民可以对气象气候变化进行准确地把握,从而全面了解对农业发展有关的制约因素,如气候、土壤和水分,不断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农民防御气象灾害能力,让其在自然灾害来临前保护好自身农作物,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影响,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结束语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结合基本国情实施了“科技兴农”的发展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发展高效节水、沙漠温室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现代化农业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基础的农田设施,降低因洪涝、霜冻和干旱等不良气象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因地制宜的播种施肥,降低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欢.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1):2-2.
[2]吴昱璇.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 48(22):149-150.
[3]宋志国.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2):2-2.
[4]王盈.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J]. 南方农机, 2020, 51(8):1-1.
[5]李晓莉.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1):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