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430199509201714
摘要:随着测绘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定位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为测绘工程中的精准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深入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精准定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精准定位
引言
测绘工程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精准的定位技术是确保测绘成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凭借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已成为测绘工程中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手段。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GIS 的概念与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 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相关的属性数据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GIS 由以下几个主要要素组成: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GPS 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 应用软件等。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描述地理位置和几何形态,属性数据则描述地理实体的特征和属性。人员:包括 GIS 专家、数据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用户等。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和技术。
(二)GIS 的工作原理
GIS 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采集与录入:通过各种手段(如 GPS 定位、遥感影像处理、现场调查等)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并将其录入到 GIS 系统中。数据处理与管理:利用 GIS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组织,建立空间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数据分析:利用 GIS 的分析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操作,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结果输出: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输出,为决策提供支持。
二、测绘工程中的精准定位技术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并维护的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控制测量:利用 GPS 进行大地控制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地形测量:在地形测量中,GPS 可以用于确定地形点的位置,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地籍测量:GPS 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边界和面积,提供精确的土地管理数据。
(二)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种集电子测角、电子测距、数据存储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它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并且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的特点。全站仪的主要应用包括: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可以精确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用于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距离测量:全站仪可以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斜距,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放样等。数据处理:全站仪内置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存储和传输测量数据,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拍摄影像获取地面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纹理信息的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机或无人机拍摄大面积地区的影像,通过解析摄影测量方法,生成数字地形模型(DTM)、数字正射影像(DOM)等产品。近景摄影测量:在较近距离内拍摄物体的影像,用于建筑物、文物、事故现场等的三维建模和测量。三维建模:通过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虚拟现实等领域。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精准定位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与整合
数据采集与整合是 GIS 应用的基础环节。通过 GIS 技术,可以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测绘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具体步骤包括:数据采集:利用 GPS、全站仪、遥感等技术手段采集地理空间数据。数据格式转换: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以便于在 GIS 系统中进行处理。数据入库: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 GIS 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例如,在城市地籍测绘中,可以将 GPS 测量的界址点坐标和全站仪测量的房屋边长等数据导入 GIS 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二)误差分析与校正
误差分析与校正是确保测绘数据精度的重要环节。GIS 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测量数据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具体方法包括:误差源识别:识别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误差源,如多路径效应、大气折射等。误差建模:利用 GIS 结合地形数据进行误差建模,分析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误差校正:根据误差模型,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提高定位精度。比如,在 GPS 测量中,可以通过 GIS 结合地形数据进行误差建模和校正,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三)实时定位与监控
结合 GIS 和实时定位技术(如 RTK-GPS),可以实现对测量目标的实时定位和动态监控。具体应用包括:实时数据传输: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实时测量数据传输至 GIS 平台。动态监控:利用 GIS 实现对测量目标的实时监控,及时获取位置变化信息。报警与预警:当测量目标的位置变化超过预设阈值时,GIS 系统可以自动发出报警和预警。在桥梁施工监测中,可以通过安装在桥梁结构上的传感器和 RTK-GPS 设备,将实时测量数据传输至 GIS 平台,实现对桥梁变形的实时监控。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精准定位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一)数据质量问题
数据质量是影响 GIS 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缺失和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定位精度和分析结果。解决策略包括:加强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多源数据融合:通过融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例如,结合 GPS、全站仪和遥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校验。数据验证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校正,消除误差和不一致问题。
(二)技术兼容性
不同的测绘设备和技术所产生的数据格式和精度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在 GIS 中的整合和应用困难。解决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确保不同设备和技术产生的数据能够无缝集成。开发数据转换工具:利用数据转换工具,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便于在 GIS 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发具有高兼容性的 GIS 软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设备接口,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精准定位技术应用,显著提高了测绘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各类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仍需持续研究和创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在精准定位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精准定位技术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和实时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德.当代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9.
[2]胡重林.浅析现代测绘工程技术与其发展趋势[J].饮食科学.2017,(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