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 湖北 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急性胸痛患者116例,时间为2022年2月-2024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效率及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在急诊效率方面,观察组急诊等候、抢救治疗、体征稳定、住院等环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护理中,运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方式,能使急诊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急性胸痛;护理效果;护理措施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一般情况危急,需要及时开展抢救治疗。而急诊护理对于抢救治疗及预后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急性胸痛在急诊科各类疾病中发生率较高,此类疾病可能由于心血管、胸壁、支气管、胸膜等病变所引起[1]。这类疾病一般突然发作,且进展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死亡,风险较大。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实行有效的急诊护理,能够为抢救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为了更好的满足急诊需求,应当对急诊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提升护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基于此,本文选取急性胸痛患者116例,时间为2022年2月-2024年2月,分析了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胸痛患者116例,时间为2022年2月-2024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中,患者性别为男31例、女27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2岁,平均(50.13±4.10)岁;观察组中,患者性别为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1岁,平均(50.07±4.15)岁。二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均符合急性胸痛的诊断标准,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家属并取得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沟通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或并发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脏器功能障碍疾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评估,查明胸痛的原因及时间。建立静脉通路,动态心电监测,检测肌钙蛋白等指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操作,监测患者指标,观察患者反应。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优化急诊病区环境,以不同颜色标识划分患者病情及严重程度,用红色标注胸痛患者,优先抢救治疗。护理人员收到接诊信息后,立即准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对现场人员提供紧急处理指导。在转运过程中严密监测体征和病情,入院后与急诊科做好交接。及时给患者吸氧输液,摆放合适体位,快速初步判断患者大体情况,利用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对患者主诉全面了解,结合病史做出准确评估。情况复杂的患者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专家会诊,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抢救。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效率及患者的不良事件。急诊效率以急诊等候时间、抢救治疗时间、体征稳定时间、住院时间评估。不良事件以心衰、脑卒中、心律失常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以数或率、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分别表示计数、计量资料,并且使用x2、t分别检验,以P<0.05,代表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二组急诊效率的对比
在急诊效率方面,观察组急诊等候、抢救治疗、体征稳定、住院等环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二组急诊效率的对比(±s)
组别 | 例数 | 急诊等候时间(min) | 抢救治疗时间(min) | 体征稳定时间(min) | 住院时间(d) |
观察组 | 58 | 13.33±1.21 | 22.66±2.01 | 55.03±4.12 | 8.17±3.01 |
对照组 | 58 | 15.88±1.34 | 25.77±2.55 | 58.33±4.37 | 11.12±4.26 |
t | 10.756 | 7.295 | 4.185 | 4.307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二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在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二组不良反应的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心衰 | 脑卒中 | 心律失常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58 | 0(0.00) | 1(1.72) | 2(3.45) | 3(5.17) |
对照组 | 58 | 3(5.17) | 4(6.90) | 5(8.62) | 12(20.69) |
x2 | 1.369 | 0.836 | 0.608 | 4.900 | |
P | 0.242 | 0.361 | 0.435 | 0.027 |
3讨论
急性胸痛可能由于多种疾病和因素引起,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都有较大的威胁。这类疾病一般情况危急、死亡率高,如果发病后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救治,将可能出现一些不良事件,降低预后效果。所以,为了保证对此类患者的急诊抢救效率,需要执行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3]。在传统急诊护理中,可能存在职责不明确、流程不清晰等问题,会影响急诊效率。而通过实施优化急诊护理,为患者专门建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梳理明确整个急诊护理流程,同时明确所有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基于护理人员经验和患者检查结果,为各项护理流程效率及质量提供保障。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注重随时监测患者情况
[4]。在接诊患者之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便在患者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实施抢救,为患者的预后恢复及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护理中,运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方式,能使急诊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庆萍萍,孙毅.急性胸痛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4):157-159.
[2]杨静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20(9):221-223.
[3]李喆,赵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与健康,2024,13(2):153-155.
[4]赵春玲,郭鹏菊,张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3,13(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