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愿-能力”分析框架的叙州区城乡两栖农民市民化进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1
/ 2

基于“意愿-能力”分析框架的叙州区城乡两栖农民市民化进程

钱思汶

宜宾市叙州区委党校   64460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后改革时代。基本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关键时期,即农民市民化阶段。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兼具城乡特质的“城乡两栖者”无疑成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由于生活方式和空间的近性,城乡两栖农民是最容易也是最快走向市民化道路的群体。而意愿和能力是城乡两栖农民顺利实现市民化的两大基础条件。

一、新时代城乡关系与农民市民化

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重新塑造了新型的城乡发展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县域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在50%以下,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仍以“量化”为主(朱恩举,2022)。因此,我国城镇化依然有较大空间,而这个空间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农民市民化的问题。

城乡融合符合四川发展实际、契合四川发展规律。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思路。这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四川落地的战略谋划,也是符合四川发展实际、契合四川发展规律的科学之举。县域是四川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全省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后,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载体。

二、“意愿-能力”分析框架与“城乡两栖农民”

(一)“意愿-能力”分析框架

“意愿-能力”分析框架,最早源自于日本学者永野裕之提出的意愿(will)-能力(skill)矩阵。通过将个体实现某种目标的意愿和能力分别排列组合,形成其实现该种目标的结果公示。而意愿和能力是城乡两栖农民顺利实现市民化的两大基础条件,市民化意愿与市民化能力相匹配是处于城乡两栖状态下农民群体市民化的关键。国内学者中,谢秋山教授最先使用这种分析框架,开展了基于意愿-能力框架下农民家庭县域市民化的研究(谢秋山、侯阳;2023),本文将借鉴这种框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分析叙州区城乡两栖农民市民化的意愿与能力,探索影响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促进县域农民家庭市民化意愿与能力同步提升。

(二)城乡两栖人口与“城乡两栖农民”

随着城乡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城乡差距也逐步缩小,过去城乡不平衡的发展以及在地理时空上城乡发展的固位也将被打破。于是出现了大量由于生活与工作相互交织,而游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群体,他们就是城乡“两栖人口”。在县域范围内的城乡两栖人口因为地理空间上的靠近,这种“两栖流动”现象更为频繁,基本周期维持在日际、周际、月际(即每日往返、每周往返、每月往返)中。从当前的观察和预见来看,在过去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两栖人口是城乡发展相互交织的一种趋势。城乡之间融合共生,正向两栖人口以城带乡,逆向两栖人口以工促农,他们是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共同推动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户籍乡村地区的人口在农闲时期进入城市谋职、谋业。节令农忙时期在乡村从事农事生产,同时节假日往返于城乡之间,这部分人口的聚集在数量规模和流向趋势上形成了正向的城、乡人口流动,即正向城乡两栖现象,这部分群体也可以被称为城乡两栖农民,也是本课题主要关注的群体。

二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发展备受关注,乡村经济也将迎来重大发展变化和时代机遇,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城市户籍人口利用他们的知识、信息、技术、资金、资源等向乡村地区寻求生活方式和发展机遇,这就是城市人口向乡村逆向流动的城、乡人口流动现象,他们这种相互交织双重流动可称之为城乡之间的两栖人口现象。

三、叙州区城乡两栖农民市民化进程

(一)意愿-能力框架下的农民市民化

从意愿维度出发,意愿是指城乡两栖农民对城市生活向往的程度,包括对教育、就业机会、医疗资源、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追求。意愿可能受多种因素驱动,一是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吸引农民移居。二是就业机会增多,城市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三是社会认同增强,城市文化和社会网络可能对农民产生吸引力,促进其融入城市社区。

从能力维度出发,两栖农民的市民化能力则涉及城乡两栖农民能否克服城市化过程中的障碍,顺利实现市民化。这包括(1)经济条件:足够的收入是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前提,包括住房、教育和日常开销。(2)职业技能:适应城市工作市场的需求,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资格认证。(3)信息获取:了解城市生活规则、公共服务和就业信息,减少融入障碍。(4)社会保障: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

(二)叙州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

在宜宾市叙州区的背景下,城乡两栖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可以被理解为个体意愿与能力之间的匹配过程。一方面,农民可能强烈希望获得城市提供的各种好处,但另一方面,他们可能面临诸如缺乏适当技能、无法负担城市生活成本、不熟悉城市规则等能力上的限制。

叙州区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化率显著增长,表明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城乡两栖农民面临市民化挑战。同时,南部新区的开发和城市内环线的建设反映了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这可能增强农民的市民化意愿。农民工市民化工程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表明政府正致力于解决市民化过程中的能力障碍,如提供就业培训、改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

四、研究结论

城乡两栖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个人意愿与能力的双重考量。为了促进这一进程,政策制定者应关注提升农民市民化的能力,同时考虑其意愿,通过综合的政策措施,如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创造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