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个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2
/ 2

一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个案护理

张冬娣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二区  513000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因车祸致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男性患者的护理经历。入院后,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并在腹腔镜下进行了脾切除和肝挫裂伤修补术。术后患者接受了预防感染、止痛、维持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治疗。通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患者逐渐恢复。出院时患者病情稳定,随访计划和药物治疗持续进行。本病例的护理实践为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护理

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常由腹部外伤引起,尤其是交通事故中的钝性创伤。由于脾脏是血液储存的重要器官,一旦破裂,可能引发大量出血和失血性休克,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1]。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急救、手术和术后康复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快速评估病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以及提供心理支持。本文旨在探讨一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历,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病史资料】

患者男,童xx,32岁,因“车祸致伤胸腹部、双下肢2小时余”于2024-03-2108:10收入本区。患者约2小时余前驾驶大货车与另一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具体不详),致伤胸部、腹部及双下肢,伤后自觉胸部及腹部疼痛明显,为持续性钝痛,逐渐加重。双下肢有轻微疼痛。当时患者被困于驾驶室中,消防破拆后护车送至我院,转运途中血压67/57mmhg,予补液及“多巴胺”升压。患者伤后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有头晕,无肢体抽搐。入科时患者持续多巴胺维持血压。患者入院后诊断为(1)脾破裂,(2)失血性休克。经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于2024年4月18日出院。

【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接到患者即将入院的电话后,责任护士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准备床单元、抢救药品及物品。为患者开启绿色快捷通道,在对患者进行抗休克处理的同时立即落实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手术室接受再治疗,在进行复苏的过程中,护士将静脉通路建立在上肢,同时完成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合患者的BP、CVP以及尿量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允许性低血压”和“限制性扩容”,即在CVP正常情况下,使尿量能够保持在30mL·h-1以上,收缩压控制在90mmHg以上,并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平衡控制;在复苏成功后,及时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凝血,血生化等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内环境的各项情况;行常规铺巾消毒,使患者保持头部与 身体稍微抬高20°,下肢抬起15°的体位,促使患者回心血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防止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术中注意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移动,以防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或因移动而出现二次损伤,及时为患者进行输血和输液处理,使用尽可能以1:1的比例进行血浆与红细胞的输注,或通过自体血回输给予其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心搏等各方面的变化,对患者的面色以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告知患者家属手术存在的风险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要求患者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在手术开展的过程中,护士时刻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在进入手术室后运用保暖被对患者肢体进行保暖处理,促使其组织灌流量得到增加,使患者失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控制;根据患者胸腹伤情给予其相应处理,协助医生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肝挫裂伤修补术,术后予患者吸氧,并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性,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征变化情况,经过抢救和护理后,患者情况好转,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压、脉搏和呼吸恢复正常,尿量增加,血常规、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逐步接近正常范围。患者转入术后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和护理。

2.术后综合护理:患者术后床头抬高30度,以帮助呼吸和改善循环。为维持适当的液体平衡和支持患者恢复,开始行住院静脉输液,确保液体的充分补充和药物的及时给药。每小时行心电图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心脏异常。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的氧合状态良好。留置导尿管以准确监测尿量,并进行会阴冲洗,保持会阴部的卫生。留置胃管用于胃肠减压,减少术后胃肠道胀气,减轻腹部压力。使用电脑进行床旁血糖监测,每8小时一次,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防止术后高血糖或低血糖。每2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保持引流管的正常引流,并将引流管接入引流袋进行计量,防止术后积血或感染。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18AA-1)250ml,支持术后营养恢复。给予10%氯化钾注射液7ml,通过静脉滴注以补充体内电解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经护理后,2024年3月26日患者病情显著好转,遵医嘱调整为二级护理,继续进行监测和支持性护理。

3.心理护理:患者因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术后心理状态不稳定。术后评估显示,患者和家属均存在担忧和焦虑情绪。为此,护士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避免其过于担忧,同时向其讲述成功治疗案例,辅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康复信心。此外,引导陪护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使其感受来自家人的关爱,避免情绪应激。通过护士的开导,患者和家属均减少了担忧和焦虑,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提高了患者的配合依从性。

4.预防并发症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减少感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和血栓的形成,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护士协助家属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漱口,以确保口腔卫生,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和趾端末梢的血运情况,倾听患者的主诉,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将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对患者受压一侧的肢体,护士将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压疮的发生。此外,每天定时更换患者的切口敷料,以避免切口感染,从而支持术后的良好恢复。这些护理措施共同作用,患者在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

5.营养失调护理:患者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有关。使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评估,患者得分6分,确定为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做到少量多餐,每日6次进食。患者主诉平卧影响其进食,导致其进食量不足。经过医生同意,每日进食时抬高床头30一40。保持此体位至进食后30min,通过体位的改变,患者进食量逐日提高。严密监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检验指标,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输注白蛋白、血浆、氨基酸、脂肪乳等。并请营养科营养师会诊,帮其制定全面的营养计划,患者基本能按照饮食计划进食。术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提示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逐步提升,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每日进食量总量达手术前水平。

【小结】

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已明显好转,病情稳定且恢复良好,于4月18日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需按医嘱继续服用以下处方药物:兰索拉唑肠溶片30mg,每天1次,连续7天,以减少胃酸分泌;塞来昔布胶囊0.2g,每天2次,连续7天,用于缓解术后疼痛和炎症;甲钴胺片0.5mg,每天3次,连续7天,促进神经修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1支,每天2次,连续7天(自费),以补充铁质;伤科接骨片4片,每天3次,连续7天,帮助骨折愈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1次,连续7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建议患者在1周后复查血常规,特别关注血小板水平;2~3周后进行颈胸外科及普通外科复诊。此外,患者应继续观察并记录任何不适症状,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遵守药物使用说明,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恢复顺利。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讨论】

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急性、重症的临床急症,其治疗和护理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复杂性。本病例中,患者因车祸致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综合护理,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并促进其术后顺利康复。护理过程中,急救护理、术后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营养护理等多方面综合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本病例的护理实践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强调了早期识别、快速处理、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护理的重要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综上所述,我院一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护理效果较佳,能够达到护理目标,预后良好,出院后随访结果较好,未出现并发症,未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明.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83-84.

[2]张灿炜.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024-2026.DOI
张冬娣,性別: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出生年月:1986-9-8,研究方向:护理学

学位:无,学历:本科,专业:护理,职称: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