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激活课堂的几种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6
/ 2

语文教学激活课堂的几种方式

盛寒娟

金华市第八中学  321016

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在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的。语文文本本身就是感性的艺术内容,这就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所以,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心灵的体验过程,情感的宣泄过程,精神的内化过程。

那么,如何把这种体验、宣泄和内化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体现呢?笔者对此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和实践。

一、巧用个性化的语言激趣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了,他们的内心就放开了,内心一放开,话匣子就打开了。当然,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情景,始终有听课的劲头和乐趣,内容的有趣与否就是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朗读对语文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课堂上学生读多了会很腻烦。虽然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多样花的朗读模式,但效果也并不如预期的那般好。于是我就不断地去探索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激发点。

记得在教授《胡同文化》一文时,内中有句很有趣味性的北京方言——“虾米皮熬白菜,嘿!,一看到这句话,学生就开始开了。一看他们的热情这么高,我就顺势让他们自己去揣摩。只见他们一下,摇一下头;一下,摇一下头,可知他们并未处理好。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就问)

师:哪位同学觉得自己朗读的比较到位了。

生(似自言自语):根据语境应该读出满足味来,可这味到底该怎么发出呢?嘿······

(有了这层体会我觉得应该够了)

于是我穿插播放了一个大宝的广告(事先有过准备),内中有句台词:嘿,大宝我天天见。然后让他们进行适当的比较,他们听了之后,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眉头也随之舒展开了。就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品位出了这个字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

由此可见,适时地抓住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个性化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比较理想的一条途径。

二、引商家谬误激活课堂

高三的语言基础复习课可谓是枯燥至极,巧妙激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以一堂成语运用课为例,来讲讲是如何激趣的。

曾经听一朋友提及有一服装品牌叫美仑美奂,我就以此为切入点开了这堂课的头。(只见学生个个伸长脖子,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

师:我曾经听说有这么一个服装品牌叫美仑美奂,不知你们是否听说?

生(个别):好象听说过。

师:那你觉得这个牌子名怎么样?有什么含义?

生1:挺好的,很好听,意思也不错,应该是女子很美丽很有风度的意思吧!

师:恩,结合语境理解的很不错。不过,我们还是要翻开字典来验证一下。

(学生纷纷打开字典)

生2:应为车轮,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生3:不仅用字不规范,用来命名服装意思也堪称恐怖啊!(众笑)

生4:我以后不敢买这个牌子的衣服了,否则变成了高大的建筑物,我可不愿意!(众大笑,瞌睡全无)

生5:看来误用成语,是会贻笑大方的,我们得好好学啊,否则要重蹈美仑美奂的覆辙的。(他的一本正经又引发了一阵大笑)

至此整个教师都弥漫着生机和热情。笔者就趁势让他们进入题中去辨析成语使用的情况。怀着这样的心境,带着好奇心,他们进入了状态,去寻找猎物了,希望自己能有独到的发现。在之后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是积极的,也是令人满意的。

三、巧借古今差异激活课堂

古人留给我们文化是非常宝贵的,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也都是经典之作。但古今不同时代差异,也就造就了古今思想的差异。特别是90后的这代年轻人,他们都很有思想。

在《<论语>选读》的第二篇《克己复礼》中,有一段关于守孝三年的文字,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的孝道。如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的观点是守三年丧礼是天下通丧,而且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为心里不安。明白其中之意后,笔者发现有些同学的脸上现出了不置可否的神情,于是就让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孔子讲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倡导没错,但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必要用三年的丧期来表现,这对活着的人很残忍,是不人道的!

生2: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才更重要,为什么不能吃好穿好开心一点呢?而且已故的亲人也希望你过得快乐呀。

生3:我也同意两位同学的观点,怀念亲人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在心中默默地化悲痛为力量,应该生活更好!

生4:史铁生和他母亲感情很好,他很依恋他的母亲,但他在丧母之后,并没有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啊,他并不是不孝子,相反他为了他的母亲他活得更坚强,更乐观。

生5:为了守孝,自己过得很苦,沉湎在悲痛中,可他还有亲人和朋友啊,他们也关心他,也会为他担心的啊。为了他们,他也应该早日走出悲伤的阴影。

……

没想到他们的发言如此精彩,如此踊跃,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常常说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而做人的教育该如何落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加以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今天通过对的思考,他们有了更积极的态度,真好。

借用古今差异,可以在无形中打开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他们心灵深处的碰撞,形成了真正的对话。

四、巧引时论活课堂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时时要用到语文知识,处处都渗透着关乎语文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来说,决定语文学习的不是大量的练习,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有艺术地将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与课堂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锐度,也可以提升课堂的活力

批阅学生的随笔会发现,他们会写不亚于周星驰的无厘头,会猛抄方文山的歌词,记述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心爱的本子上会贴上选秀类节目新鲜出炉的新星的照片。笔者索性投其所好, 将方文山的代表性歌词印好,每人一份,用一节课的时间欣赏语言美。学生读了想唱,唱了想读,一下子记住了很多优美巧妙的表达。

网络上反响很大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笔者把这个消息和广电总局禁止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播选秀节目的新闻一起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的反应颇为强烈。

生1:端午什么时候成韩国的了?太过份了!

    生2:屈原也不会答应啊!中国人太没面子了吧。

生3:谁让我们没有韩国人重视这一传统节日呢,我们就只顾着吃粽子了。(众又气又叹)

师:以后中秋重阳会不会又成了日本人的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

(学生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总结的是要好好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

围绕选秀类节目,学生更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生4:早就该禁止了,现在很多低俗的节目占领了黄金时间,有品位的节目不多!

生5:我们很多青少年会受误导吧,以为不读书,可以像那些被选中的人一样,一夜成名,总是做白日梦。

生6:我觉得这种节目也不错啊,选出来的冠军什么的都挺优秀的,挺有才华的!

生7:有才华的是少数吧,再说会唱唱歌跳跳舞就是有才吗?人造卫星是唱出来的吗?

生8:我觉得这种节目没有多少文化品位,看多了人会很浮躁的,也会很虚荣,就羡慕美女帅哥和漂亮的行头了。

生9:那我们这个年龄不看这个那看什么呀?别的节目我也不爱看,总不能看动画片吧!(笑)

……

把这两个话题放在一起,看似生硬,细想又有一种传统和时尚的内在联系。课堂讨论中,学生对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和时代的责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这种课堂上的闲话也许比所谓的教学重点难点更能触动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过程性的艺术,它几乎涉及生活每一个层面,来源于现实,回归于灵魂。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找到最佳的突破口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课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