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及实施方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7
/ 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及实施方案分析

杨冬瑞

(黑龙江省万文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在当前数字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对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一项基本策略,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破坏,保障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点,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适应网络安全的新形势,提升网络防护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分析

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是政府针对信息系统安全提出的一项强制性法规和制度,其目的是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保制度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保护,根据系统的重要性和所受威胁的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安全等级:第一级(自主保护级):适用于普通的、非关键的信息系统。系统运营者自主进行安全保护。第二级(指导保护级):适用于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有一般影响的信息系统。需要政府指导下进行保护。第三级(监督保护级):适用于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有较大影响的信息系统。需要政府监督下进行保护。第四级(强制保护级):适用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需要政府强制下进行保护。第五级(专控保护级):适用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有特别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需要专门机构进行特别保护。

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

1.定级

首先,应对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数据类型、网络拓扑结构、技术架构以及用户角色等基本信息。接着,针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各类资产,进行资产识别和分类,明确资产的重要性及其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其次,进行威胁识别与分析。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历史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系统化地识别可能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恶意攻击、误操作等。同时,分析这些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系统造成的潜在影响。然后,对系统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结合资产的重要性、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威胁造成的后果,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概率风险评估法等。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的安全等级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安全等级:第一级为一般保护级别,第二级为重点保护级别,第三级为增强保护级别,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别,第五级为特别强制保护级别。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和措施。随后,进行安全等级的审核与确认。成立由信息安全专家、系统业务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初步确定的安全等级进行审核。审核过程包括对定级材料的检查、对系统安全现状的核查以及对可能忽略的安全风险的重新评估。审核小组对信息系统的定级提出修改意见或确认最终等级。最后,将确定的安全等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威胁分析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等级划分依据及审核确认意见等。上级主管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复审,若无异议,则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正式生效,成为后续安全保护措施实施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述步骤,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2.建设整改

首先,针对信息系统的不同安全等级,需进行详细的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评估过程包括资产识别、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三部分,需使用多种专业工具,如Nmap、Nessus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扫描和漏洞检测,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在风险评估完成后,需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安全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具体措施如加强边界防护,在关键网络节点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同时设置虚拟专用网(VPN)以保护远程访问的安全。对于物理安全,需要安装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安防报警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安全。在主机安全方面,应实施操作系统加固和数据库加固策略,定期更新和打补丁,配置合理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策略。应用安全建设需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管理(SDLC),包括代码审计、渗透测试和安全配置管理。数据安全建设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方案的实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整改工作则是在安全建设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优化。需依据等级保护测评标准,开展测评和审计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部分进行整改。整改措施包括漏洞修补、配置优化和策略调整。例如,对于存在的高危漏洞,应立即进行补丁修复或漏洞隔离处理,对于配置不当的防护设备,需重新配置以符合安全要求。最后,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管理制度应涵盖账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和备份管理等方面,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同时,建立持续监控机制,通过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实时监控网络环境,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

3.测评

首先,确定测评对象。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需要明确信息系统的范围和边界,包含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所有组成部分。通过详细的系统边界划分,确保测评范围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制定测评计划。测评计划需包括测评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以及人员分工等。计划应明确规定测评的每一步骤,并确保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清晰可见。接下来,进行测评前准备工作。需要对测评环境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整,以确保测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包括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安装必要的测评工具、配置测试账户及权限等。此外,还需与被测评单位进行沟通,确保被测评单位理解并配合测评工作。在测评正式开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自查自纠。被测评单位应依据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自查,发现并修正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自查自纠结束后,正式启动测评工作。测评环节的核心是进行技术测试和管理测试。技术测试主要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配置核查等。漏洞扫描通过自动化工具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渗透测试模拟攻击者的行为,对系统进行深入测试,验证漏洞的真实性和危害程度。安全配置核查通过对系统的配置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管理测试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和人员安全意识的测试。安全管理制度检查需要审核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确认其符合等级保护要求。人员安全意识测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相关人员对安全政策和流程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测评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和保存所有测评数据和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审核。测评结束后,测评机构需撰写测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评过程描述、发现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整改建议等。报告应当详细、客观,提供明确的整改指导。最后,针对测评发现的问题,被测评单位需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测评机构可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整改完成后,测评机构应再次进行必要的复查,确认信息系统已达到预期的安全等级要求。

参考文献

[1]董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

[2]赵继刚.信息安全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方案设计探讨[J].科技资讯, 2021, 19(19):3.

[3]零家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建设方案初探[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