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公开服务中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237300
摘要:薇菜是老百姓餐桌上重要的蔬菜品种,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佳等优点受到老百姓的喜欢。薇菜适应性广,每年4月下旬根状茎开始萌发抽生新叶,嫩叶生长极为迅速。孢子于5月下旬成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配子体后,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胚接着发育成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到月初气温高于20℃时生长缓慢,6月底停止生长,9月底开始枯黄。为有效满足百姓需要,相关部门应提高薇菜的高产栽培生产技术能力,以此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大别山区薇菜人工驯化栽培及有机生产技术予以分析。
关键词:薇菜;栽培;生产;技术
前言:薇菜属蕨类植物紫萁科,植株高一般在60-100厘米。有营养叶和孢子叶之分。营养叶也称不育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呈三角状阔卵形,顶部以下二回羽状,小叶片矩圆形;孢子叶也称能育叶,较营养叶萌发得早,一般在成株中部抽生,羽状分裂,小羽片卷曲成条形,其上沿主脉两侧密生褐色孢子囊。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提高对薇菜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探索其生产栽培技术,最大程度促进薇菜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一、薇菜的特性
薇菜的学名叫桂皮紫萁,别名叫牛毛广、山蕨菜,属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原始薄囊蕨纲紫萁目紫萁科紫萁属,是一种多年生蕨类植物,群生、丛生,分布较广,生长在山地林边、崖边、沟塘边等湿润的地方,在大别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800米的山区,每年4月下旬根状茎开始萌发,从根状茎上长出嫩芽,呈卷曲状,外包黄褐色棉絮状绒毛,芽株有紫色、绿色两种,嫩叶生长极为迅速,孢子于5月下旬成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配子体后,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胚接着发育成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到气温高于20℃时生长缓慢,6月底停止生长,9月底开始枯黄。
薇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19种氨基酸,补益脾胃,利肠,常食之有强身健体之功。具有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解毒的功效[1]。可辅助治疗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效果。薇菜有光润皮肤的功能,有“美容仙师”的称号,经常食用可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对增强体质有一定的作用。
二、大别山区薇菜人工栽培生产技术
(一)地块选择。为提升薇菜的产量和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需在薇菜栽植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其丰产栽培技术。首先,在种植前,需针对薇菜的生长特性严格选择种植区域。薇菜是一种喜湿怕旱、喜酸忌碱、喜阴怕光的作物,人工栽培宜选择土层疏松、有机质丰富的林地或人工林地,每亩少量树林或经济林,不宜超过20根;坡度低于25度,保水保肥性能好,不易溃水,栽培地水源条件要好,生长期有利于灌溉,土壤需深翻不少于30cm,最好东西朝向。
(二)种苗准备。大别山区人工栽培的种苗多以野生薇菜母本移植为主,一般在10月底至12月底采挖,选择较粗壮的植株,尽量带原土保持根系不受或少受伤害,少量洒水,保持一定湿度。由于野生薇菜菜蔸生长状况、年龄及适应性均有一定的差异,移栽到一起种植,可能存在成活率、适应性不一的情况,一般需要经过人工分级后,经人工培育之后再繁殖。随着薇菜产品受到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的欢迎,有些生产企业采用薇菜孢子育苗,主要利用孢子数量大的特点,在5月底6月初选择生长能力强、品质优的薇菜,采集孢子,通过人工培育2-3年,苗高达到15cm以上、具有3个以上叶柄的植株可作大田移栽用苗。
(三)适时移栽。薇菜一般在春季2月-3月进行移栽,此阶段薇菜正处于休眠状态,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薇菜恢复,成活率较冬季移栽高。按1.5米开厢,厢沟宽25cmx20cm,垄高10cm-15cm,垄与垄之间沟宽20cm,采用单作、单茎双行种植,每亩移栽5000株左右,垄厢上摄菜株行距为22cm x 40cm。由于薇菜没有主根,根系分布浅而广,所以宜采用带原土浅栽,栽好后再覆盖5cm左右营养土,必须覆盖茎生长锥。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可覆盖稻草保持土壤墒情,有利于苗子快速成活。
(三)肥水管理。水肥科学管理是薇菜无公害栽培中的重要内容,在薇菜施肥环节,需要结合薇菜各个生长时期,严格遵照无公害栽培技术要求,对施肥量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一旦出现施肥过度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水质,还会降低土壤肥力,因此需要对施肥量进行严格把控,并尽可能地使用有机肥料,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薇菜生长质量;在薇菜灌溉环节,需要对浇水量加以控制,浇水灌溉时也要对区域气候、降水、作物生长情况等全面考虑,在薇菜生长的过程中,为给植株提供足够的营养,需在生长和栽培的过程中做好水肥管理,在充分、合理的水肥管理下,使得薇菜的连续坐果能力得以增强,经由采收期的延长来保障产量。在水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根据栽培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来进行,如果栽培区域内的降水量充沛,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来负责田地排水工作,避免水量积累所导致的烂根现象。对于一些优质的薇菜品种而言,植株的耐旱能力相对较差,整个的生长周期内,一旦出现缺水问题,将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需结合薇菜的具体生长特点,开展定期的灌溉处理[2]。
(四)病虫害防治。薇菜发芽以后开始进入病虫害防治阶段,在对这些病虫害防治时需要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并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可以利用虫害天敌、杀虫灯等手段物理、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此外,在必要情况下对农药防治手段有效应用,需要使用溶解性农药,在用量上也要加强控制,以达到无农药残留效果。可通过防虫板对害虫进行诱杀防治,其次尽可能选择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鼠害在薇菜种植过程中也经常发生,要求种植人员对于鼠害情况较为严重的区域,在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通过采取0.05%的敌鼠钠盐饵剂,将其配制成毒饵放置在田埂,对于鼠害有效防治。
(五)及时采收。采收的时机对薇菜的品质影响较大,一般种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恢复生长势,第二年可采摘孢子叶,营养叶不采,促进植株生长;自移栽第三年后,每年可采收2茬。一般在薇菜幼叶出土3-6天,叶柄长17-20cm、顶端暂未展开时采摘一次,注意老化有纤维的不采、病株、伤残株不采。采收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地面,宜用手掰断,尽量不用刀割,采摘后用手去掉薇菜的茸毛和勾卷头,一般放入干净的背篓、竹筐中,不能用袋子装,不能捆扎、挤压,避免太阳直射。第一次采摘之后,经过7-10天第2茬幼叶出土后,一般经过4-6天即可采收。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初级加工厂,立即进入净化、分级、预冷处理,防止薇菜基部老化,降低商品率。
三、相关意见建议
近年来大别山区霍山县、金寨县不少地区引进薇菜生产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展薇菜种植,但仍存在发展规模小、政策支持少等情况。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实行种植基地标准化、生产方式洁净化、产品销售品牌化。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此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引导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以“保底受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获得受益,鼓励农户通过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获得租金收益,增加农户财产性收益[3]。同时,政府要在品牌打造、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薇菜出口体制建立绿色通道,真正把大别山区薇菜产品做成让群众致富的“土特产”。
总结:综上所述,薇菜栽培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每个生长阶段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养分,并展开相应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大别山区薇菜人工驯化栽培及有机生产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增加其产量和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翟丽媛,石曾卉,刘多等.薇菜多糖和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7):203-209.
[2]胡彦波,刘扬,赵偲如,等.薇菜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成分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1,30(06):1-4+13.
[3]胡彦波,翟丽媛,刘扬,等.薇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22,43(0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