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便益门社区卫生服务站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2
摘要: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特殊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特殊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50例每组。A组采用西药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B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均比A组更好(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特殊性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具有互融和互补作用。
关键词:特殊性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特殊性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的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常与个体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有关,好发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中。该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非典型特征,呈双侧皮肤或多发性皮损,常侵袭至黏膜区域如口腔、眼部等敏感部位,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造成患者身心痛苦与不适[1]。此外,特殊性带状疱疹还可能伴随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如剧烈神经痛,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及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治疗特殊性带状疱疹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传统西医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虽有良好效果,但对于缓解神经痛、促进皮损愈合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有独特优势,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多种特色手段。有研究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带状疱疹不仅能提高抗病毒效果,还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2]。本文通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殊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旨在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互融和互补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00例特殊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50例每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AB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分组 | 性别(男/女) | 年龄(岁) | 病程(天) |
A组(n=50) | 29/21 | 32.37±3.51 | 4.71±2.32 |
B组(n=50) | 27/23 | 33.15±3.47 | 4.52±2.46 |
χ2/t | 0.162 | 1.117 | 0.397 |
P | 0.687 | 0.267 | 0.692 |
1.2治疗方法
A组采用西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以静脉滴注方式给予,剂量为10mg/次,频率为每日一次。自治疗周期的第3天至第5天,逐步将剂量减半。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钠以0.25g为单位,采取静脉滴注方式,每日两次。神经保护及修复措施:口服甲钴胺片,每次剂量为0.5mg,每日三次。若患者遭遇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建议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以缓解痛感,提升患者舒适度。
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取黄柏与苦参各20g,马齿苋与薏苡仁各30g,采用500ml沸水进行两次煎煮,提取并浓缩至300ml药液。将无菌纱布完全浸入所得药液中,充分吸收后取出,直接湿敷于疱疹创面之上,确保与病灶区域紧密贴合。此湿敷过程持续30min,每日重复治疗两次。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P<0.05视为有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B组疗效更好(P<0.05)。见表2。
表2 AB组临床疗效对比
分组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A组(n=50) | 30(60.00) | 12(24.00) | 8(16.00) | 42(84.00) |
B组(n=50) | 38(76.00) | 10(20.00) | 2(4.00) | 48(96.00) |
χ2 | 4.000 | |||
P | 0.046 |
2.2VAS评分
B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P<0.05)。见表3。
表3 AB组VAS评分对比
分组 | 治疗前 | 治疗后 | t | P |
A组(n=50) | 6.37±2.41 | 1.77±0.33 | 13.372 | 0.000 |
B组(n=50) | 6.41±2.38 | 1.54±0.28 | 14.370 | 0.000 |
t | 0.084 | 3.758 | ||
P | 0.934 | 0.000 |
2.3生活质量评分
B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AB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组 | 治疗前 | 治疗后 | t | P |
A组(n=50) | 71.56±4.53 | 85.19±4.67 | 14.814 | 0.000 |
B组(n=50) | 71.78±4.49 | 88.37±4.59 | 18.270 | 0.000 |
t | 0.244 | 3.434 | ||
P | 0.808 | 0.001 |
2.4症状改善时间
B组症状改善用时更短(P<0.05)。见表5。
表5 AB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分组 | 止痛用时(d) | 止疱用时(d) | 结痂用时(d) | 脱痂用时(d) |
A组(n=50) | 5.37±1.78 | 1.79±0.51 | 5.11±1.21 | 10.86±2.13 |
B组(n=50) | 4.21±1.52 | 1.32±0.38 | 3.83±1.08 | 9.21±1.74 |
t | 3.504 | 5.225 | 5.581 | 4.242 |
P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带状疱疹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蛇串疮”或“腰缠火丹”之证,其发病机理与人体情志内伤所引发的肝胆火炽,以及脾湿久蕴所致湿热内生等有关。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强调利湿清热、解毒清热;西医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迅速缓解病情,减轻症状。两者相互融合,互补短板,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发现B组(中西结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疼痛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常规西药治疗组),证明了中西结合治疗的有效性。特殊性带状疱疹由于其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中医通过黄柏、苦参、马齿苋、薏苡仁等中药的煎煮湿敷,发挥其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
[3-4];西医运用地塞米松抗炎、更昔洛韦钠抗病毒、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等药物,共同发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作用[5]。故两者结合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B组VAS评分低于A组,表明中西医结合在缓解特殊性带状疱疹疼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带状疱疹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即为疼痛,其严重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调控气血平衡与疏通经络网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6];西医通过现代药理学手段能有效疼痛。二者相互补充,协同增效,共同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康复,从而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还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在当今社会快节奏背景下,快速缓解疾病症状与缩短治疗周期是患者的迫切需求。中西医结合疗法结合中医与西医各自优势,二者协同作用,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特殊性带状疱疹优势显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及相关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表明中医与西医在该病治疗中具有互补与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瑛莹,傅传喜.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带状疱疹发病及经济负担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3):386-390.
[2]严欢,胡利兵.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7):1684-1685.
[3]王之佩.基于数据挖掘对古今中药外治湿疹用药规律的研究及对比[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
[4]朱明秋.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涂擦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究[J].科技与健康,2023,2(4):79-82.
[5]王翠霞.电针联合西药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000(006):0026.
[6]蒋雨徽,李怡帆,樊碧发.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网状Meta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2,36(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