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淄博255300,山东省,中国
摘要: 美育行动融入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通过明确美育目标、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堂设计 美育行动 审美素养
美育行动融入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优化,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下是将美育行动具体融入课程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
一、明确美育目标
在课程设计之初,首先要明确美育目标。这包括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创新思维以及人文素养等。美育目标应与学科教学目标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元素
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中的美育资源,如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数学公式中的逻辑美、科学实验中的探索美等。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这些美育元素,使他们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创新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发现美。例如,在语文课上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在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感受数学公式的应用价值。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项目主题可以围绕美育展开,如设计一件艺术品、创作一首歌曲等。
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将美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欣赏历史文物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魅力;在音乐课上结合舞蹈、戏剧等元素进行综合表演。
四、丰富课程资源
开发美育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或学校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涵盖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利用校外美育资源:邀请艺术家、文化名人等进校园开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美育学习资源等。
五、完善评价机制
多元化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展示性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美育成果的平台和机会。例如,举办校园艺术节、美术作品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力量。
六、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实施美育行动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美育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讲座、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美育行动。
七、实施效果成功案例
美育课程实施进课堂后展示了美育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的积极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美育行动成功案例:
1. 农村小学美育浸润之合唱教学破冰行动
案例背景: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中心学校通过合唱教学作为美育浸润的突破口,开启艺术教学的破冰之路。
实施方式:以课堂教学、乡村少年宫、合唱社团为主阵地。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等为载体,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成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攀枝花特色文创美育课程
案例背景: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围绕“攀枝花地域特色”和“美育”进行实践探索。
实施方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构建文创美育课程体系。从而探索出具有攀枝花特色的文创美育之路。
成效:满足了特殊儿童的美育需求,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宜宾市音乐学科跨县(区)协同教研实践
案例背景:宜宾市创新实施“市级整体推动+县区结对联动”机制,组建市区音乐教研联盟。
实施方式:基于县(区)地方特色,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县(区)特色美育课程,推动区域美育的优质均衡和地方美育的同质异彩。
成效:提高了区域美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均衡发展。
4.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小学美育实践课程
案例背景:绵阳市游仙区魏城小学依靠百年“书院文化”历史底蕴,用活“非遗文化”载体。
实施方式:紧扣“两个有利于”,坚持“三个关键”,多元融合探寻全新美育路径。形成“基地+活动+课程”的全新美育实践模式。
成效:创造了乡村美育新生态,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5.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美育浸润行动”
案例背景: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在美育浸润行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实施方式:通过多种美育活动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成效:学生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艺社团人数显著增加,美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美育行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为其他学校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总之,将美育行动融入课程设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美育目标、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李薇,女,中国海洋大学工程硕士,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506号淄博职业学院南校区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