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路径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8
/ 2

数字化赋能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路径的研究

张建国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 

摘要:本文探讨了上海市在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的探索,以徐汇区为例,分析了其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规范化政策制度、优化数字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培养人才以及强化多元化支持等策略,旨在提升数字化服务养老服务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数字化  现代化路径  养老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1]首次提出新时代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总体布局,把数字中国建设上升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的战略高度[2]。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数字化赋能上海养老服务体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上海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困境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在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对上海市徐汇区的典型调研,也发现了其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政策制定与执行效能层面的问题

1、缺乏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实施细则:政策层面虽然提倡数字化养老服务,但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操作指导,政策解读的不清晰和滞后,导致基层在项目执行时难以落地,阻碍了服务的快速推进。

2、政策激励不足:政策支持的力度和细化措施不到位,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社区居民对数字化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二)政府推动与社会和受众接纳度问题

1、技术门槛高:部分老年人由于年龄、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部分电子产品的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造价昂贵,导致老年人对数字化养老服务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困难,形成数字鸿沟。

2、安全与信任问题:由于部分机构对老年人信息使用上的“滥用”,导致老年人对网络诈骗和隐私泄露的担忧,以及对新技术的不信任,影响了他们对数字化服务的接纳度。

(三)数字服务创新与服务体系转型困境

1、技术更新迅速,追赶困难。养老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技术更新频繁,各地政府和一些养老服务机构虽有创新,但仍需持续跟进,否则可能被新技术淘汰。

2、传统观念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推广数字化服务时,如何平衡传统养老服务的亲情关怀与现代科技的便捷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二、数字化赋能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路径的思考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3]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信息壁垒与平台困境解除策略

要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动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1.信息共享与平台整合

在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体系实战中,各级政府首要的任务应是采取积极措施,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提升信息流通效率,使养老服务的决策和执行更为精确和高效。其次是要构建一个统一而高效的数据库平台,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促使养老服务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2.智慧养老城市的构建

数字化赋能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政府应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力量,上海应致力于打造“智慧养老城市”。这包括构建一个云计算为基础的开放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连接起各个养老服务提供点,实现服务的无缝连接。

3.消除冗余与提升体验

通过平台整合和技术加持,采取确实有用的技术手段,消除数字化赋能的“堵点”“痛点”,有效避免因多个孤立平台导致的服务重复和低效。[4]。这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便利性,也为养老服务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数字人才培育与企业激励加速

在借鉴国际国内最佳实践的同时,各地政府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化策略部署。

  1. 城市政府应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在复合型人才建设当中,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政策再优一点,集中于“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专注于打造适合本地特色的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复合型人才支撑高地。

2. 对于企业,政府应提供税收优惠和研发资金支持等政策激励,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强化与企业的战略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驱动上海的数字化养老服务创新与升级。

3、人才培养与教育

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政策必须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包括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产学研合作,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数字素养,使他们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定期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满足老年人的数字化服务需求。

(三)老年人数字素养与适老化升级

实施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数字技能培训计划,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降低数字鸿沟。

1.数字素养提升计划

政府部门应推出全面的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包括定期的培训课程和在线教育资源,内容涵盖基础的电脑操作、智能手机使用、互联网搜索技巧等,让老年人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

2.产品适老化设计原则

在产品设计上,遵循“普适设计”或“通用设计”原则,将老年人的需求置于首位。这意味着产品界面应清晰易读,操作逻辑简单直观,色彩对比鲜明,字体大小适宜。同时,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确保所有功能都能通过图标、文字描述或者语音提示来理解和操作。

3.特殊产品与应用开发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发专用的简化版应用程序和智能设备,如大字体版的手机界面、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设备等。这些产品应经过严格的用户测试,确保其操作简便,满足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并持续的反馈与改进技术升级。

(四)养老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关键数字技术上的投入,以支撑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使其更具网络化和智能化。

1.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驱动

政府部门应大力投资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构建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云计算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大数据则用于分析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趋势,而物联网则通过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环境监测和生活辅助。[5]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显著提升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数据中心与安全保障

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服务的基石,政府应重视其建设和维护,确保其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通过实施严格的数据中心管理规定,采用先进的防火墙、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系统,保护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此外,定期的安全审计和应急响应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6],以保障任何情况下的数据安全。

3.信任构建与透明度

数据安全是赢得老年人信任的关键。政府应公开透明地向老年人解释机构数据处理方式和保密措施,让老年人了解他们的信息如何被收集、使用和保护,从而增强对数字化服务的信任。同时,定期的透明度报告和用户反馈机制,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化养老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智能化和个性化,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正在形成。预示着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高效、精准和人性化。尤其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者、研究机构和行业参与实践者需密切关注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服务模式,确保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联系电话:13816369855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假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10月第一版第49页

[2]蒋雅琛 潘倩 数字春潮涌 浪头谋未来  福州日报  2023-04-28.

[3]习近平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求是https://www.12371.cn/2022/01/15/ARTI1642230979082108.shtml

[4]韩丽华, 吕丽华 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价值工程  2019(11), 132-133.

[5]李敏 陈杰 基于云计算的养老服务创新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18 (18). 48-49.

[6]刘艳 杨华 李洁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 (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