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桐城 231400
摘要:文旅大发展背景下,景区形象的塑造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从旅游凝视的视角出发,以天柱山景区为例,结合网络评论分析,探索天柱山景区旅游形象的塑造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反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实施形象具体化与亲民化措施,旨在为天柱山景区乃至其他类似景区的形象塑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凝视;天柱山景区;旅游形象塑造;服务质量;
引言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复苏,天柱山景区作为安徽的旅游明珠,面临着提升竞争力和吸引游客的挑战。天柱山以其壮丽风光、道教文化和历史传说著称,但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播仍有待改进。研究天柱山景区旅游形象的塑造,对于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旅游凝视理论概述
旅游凝视理论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源于社会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凝视”概念。在社会学中,“凝视”通常指的是一种观察和评价的行为,它涉及到权力、身份和主体性的构建。随着这一概念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旅游凝视逐渐被定义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景观、文化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体验和评价[1]。
二、天柱山景区概况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是大别山脉的精华部分,被誉为“皖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安徽三大名山。其核心区域天柱峰,坐拥333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其中精华景区面积达82.46平方公里。天柱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汉武帝曾封其为“南岳”,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等都曾留下诗篇和石刻。新中国成立后,天柱山被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并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多项荣誉,2011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气候宜人,是养生休闲的理想之地。在人文方面,天柱山是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也是黄梅戏、七仙女传说和京剧的发源地,文化价值丰富。
三、天柱山景区旅游形象现状分析
(一)游客网络评论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携程、马蜂窝等平台的2264条游客评论,筛选出2148条有效评论,利用ROSTCM软件进行文本分词和词频统计,“景点”“景区”以及“非常”“特别”“十分”等近义词和通用词汇后,确定了64个高频词汇。这些词汇主要涉及风景、交通、天气等方面,如“风景”“天柱山”“黄山”“炼丹湖”等,显示了天柱山自然美景的吸引力。游客常将天柱山与安徽其他名山如黄山、九华山进行比较,反映了其在游客心中的地位。此外,“云梯”“青龙背”等词汇的高频出现表明这些景点知名度高,而“索道”“爬山”等词汇则反映了游客的游玩方式。“安徽”“游客中心”等词汇体现了游客对景点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的关注。
(二)游客满意度与情绪反应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游客实际体验与预期之间的匹配程度。通过对2264条游客评论的分析,本研究发现总有效评论数为2148条,有效率达到94.88%。在这2148条评论中,好评数量达到2089条,差评仅为59条,好评率高达96%,差评率则为4%。这一数据显著表明游客对天柱山景区的整体认可度较高。
在游客的情绪反应方面,评论中既有正面情绪的表达,也有负面情绪的体现。游客评论中显示,正面情绪主要体现在对天柱山自然景观的惊喜和赞赏,如游客因暴雨转道天柱山后感到“喜出望外”,对其景色和环境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将其比作“小黄山”。然而,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景区管理、服务质量和价格合理性等方面,如游客对门票价格、管理通知、服务态度和额外收费表示不满,这些因素影响了部分游客的体验和评价[2]。
四、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天柱山景区形象塑造策略
(一)提升服务质量与基础设施
为了增强游客的满意度,景区管理层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全面的员工培训和管理体系。这包括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景区秩序。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景区应定期检查和修理索道、栏杆等设施,提高安全性,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努力完善线上线下购票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二)加强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以提升游客体验感知形象为目标,天柱山景区应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实时性。这可以通过组织政府、景区管理部门、游客和居民的力量,共同监督和维护景区秩序,预防物价不合理上涨,杜绝不文明行为,净化旅游环境。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和官方网站,实时更新景区信息,确保游客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服务信息[3]。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与项目
结合天柱山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戏曲、历史传说、古皖文化等,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将当地民俗文化融入旅游项目,结合特殊节日开展民俗风情表演,以及建设象征性意义的博物馆或主题公园,传承和展示天柱山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增设卖点,提升游客对天柱山形象的感知度。
(四)旅游地形象具体化与亲民化
为了使天柱山旅游形象更具体和亲民化,景区应突出其独特的卖点和文化元素,如天柱峰、花峰等自然景观,以及举办与天柱山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此外,强调安徽的本地美食,如臭鳜鱼、天柱剑毫等,作为连接游客与当地的纽带。通过定制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如“历史文化之旅”,突显天柱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和信息渠道,培训文明礼貌的旅游从业人员,创建清洁、安全的旅游环境,并通过网络宣传和社交媒体互动,倾听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升级旅游项目,打造游客友好型旅游形象[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应用旅游凝视理论,深入分析了天柱山景区的旅游形象塑造过程,证明了该理论在指导景区形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针对天柱山景区形象塑造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服务质量与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与项目、以及旅游地形象具体化与亲民化等策略,旨在塑造天柱山景区旅游形象,为景区形象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苗盼盼.旅游凝视视角下洛阳旅游形象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11):89-91.
[2]冷明阳.旅游凝视下文化型海岛投射与感知形象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3]陈玉莲.旅游凝视下主客双方在旅游地形象建构中的作用研究[J].对外经贸,2020,(08):92-96.
[4]马彩云.基于凝视理论的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20.
作者简介:叶茂,197201,男,汉族,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 旅游文化、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1,202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基于“旅游凝视”视角的目的地意向研究及应用实践-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 》项目编号:SK2020A0683;
2,安徽省高职提质培优项目:《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3,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抖音短视频对文化型旅游城市游客感知旅游影响机制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为例》项目编号:2023AH052877
作者简介:叶茂 1972.01 男 汉族 副教授 副教授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