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30
/ 2

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琼达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吉隆县分局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已成为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关键词: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问题;对策

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是指政府和相关部门依法对环境保护法规进行监督和执行的工作,主要目的是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监测、严格的执法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

一、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执法标准不统一,新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及时更新和完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需求。

(二)执法力量不足

环境监察执法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但目前不少地方的环保部门存在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环保执法人员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广泛的执法范围,部分地方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影响执法效果,执法设备和技术手段也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化环境监测和执法的需求。

(三)监测数据不全面

环境监察执法依赖于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存在诸多问题,监测网络覆盖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污染源集中的区域,监测点布设不合理,导致监测数据不全面。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难以保证,影响执法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四)企业违法成本低

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较低,处罚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宁愿支付较低的罚款也不愿意投入高昂的环保成本,导致环境违法行为难以根治。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关系,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五)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公众和社会组织在环境监察执法中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不足,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投诉和举报渠道,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力量。

二、现阶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基础,必须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针对新兴环境问题,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标准,确保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最新的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质,制定相应的监测和治理标准。

加大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环境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重要性,增强守法自觉性,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环境法治教育,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政府和立法机构应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增强执法力量

针对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增强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增加环保部门的人员编制,扩大执法队伍规模,提高执法覆盖面。加大对环保部门的人力资源投入,确保执法人员数量充足。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技能,环保执法人员需要掌握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法律法规,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查、远程监控等,提升执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

引入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增强执法力量,第三方机构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监测数据,弥补环保部门在监测力量上的不足,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完善监测网络和数据处理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察执法的基础,为解决监测数据不全面的问题,应加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合理布设监测点,特别是在污染源集中的区域和偏远地区,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根据环境污染源的分布特点和环境保护需求,科学规划监测点布局,提高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提升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如自动监测设备、远程传输技术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集中存储、分析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

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技术企业的合作,推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问题,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执法提供可靠依据。

(四)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较低,因此,应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环境执法机制,确保执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对于环境违法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打击违法企业,提高企业违法的风险和成本。

建立环境信用体系,将环境违法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联合惩戒。通过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档案,公开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对于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应采取限制融资、限制市场准入等措施,增强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加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引导,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创新监管手段

创新监管手段是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

采用智能化监管技术,采用无人机巡查、远程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重点区域和污染源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提高环境监管的覆盖面和精确度,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监管效能。

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通过与科研机构和技术企业合作,开展环境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揭示环境污染的规律和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加强与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共享环境监测和执法信息,形成联动执法机制,提高环境执法的综合效能,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提高执法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社会监督

增强社会监督力度是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果的重要手段,应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建立便捷的投诉和举报机制,通过开设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热线、设立举报平台等方式,方便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监督和推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环境调查、监测和宣传活动,发现和揭露环境问题,推动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开展广泛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加强与公众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结语

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执法力量、完善监测网络和数据处理、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以及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有效提升环境监察执法的效果和公信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生态环境监测与监察联动分析[J]. 明平霖;雷武琴;李婷婷.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05)

[2] 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与监测中的应用创新[J]. 刘琨.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07)

[3] 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 耿毅刚.价值工程,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