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早春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30
/ 2

葡萄早春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木塔力甫·热合木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达朗坎乡人民政府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吐鲁番市 838207

摘要:葡萄不但美味,还具有多类营养成分。因此,大部分区域逐渐加大栽培面积,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在葡萄培育过程中监管不合理,或者未对病虫害实行科学防控,容易导致严重的财产损耗。文章主要对葡萄早春种植管理具体技术进行分析,并从几个方面探究了葡萄早春病虫害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业效益以及提升农户收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早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作物,葡萄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一旦出现管理不当,则很容易引发病虫害,并造成大规模的减产。鉴于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环境因素和葡萄生长特性,做好早春时期的管理,降低各类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绿色可持续,从而提高农作物质量。

1葡萄早春栽培管理具体技术

1.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葡萄种植培育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栽培前期应挑选适宜的土地,同时,实施早期准备工作。虽然可以在任意环境中种植,但在具有差异性的土地环境中,其品质以及生产数量也大有不同。透气性较高,保存肥效能力偏强,在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的土壤环境最符合葡萄的发育。依据土地挑选栽培区域后,就需要对其展开pH值检测及调节,为葡萄种植奠定地基。在其生长阶段,应当对土壤加深翻动,此方式不但能够强化其底部的呼吸作用,还可以高效清除杂草,具有防御病虫害的作用。多年生的葡萄藤蔓上具有很多老皮,其撅起或者黏附在枝叶上,导致下层容易滋生细菌及潜伏虫卵,应该在早春统一处理。

1.2肥水管理

在灌溉方面,土壤湿度在60%以下要进行浇水。葡萄生长早期及中期,需要大量水分,比较干燥的区域应当合理浇洒,并应用科学的补水方式,比如用干草遮盖土壤等。需要根据实际现状进行处理。在降水量偏多的时期,在葡萄发育前、中阶段时,不但不需要浇灌,还应该在土地发生积水时第一时间进行排水以及抗涝,避免底部难以呼吸而最终致使葡萄干枯以至死亡。生长后期对水分的要求量偏低,通常不需要人工浇洒,防止降低其果实品质。在施肥方面,采摘后应该挖掘施肥沟,施加以农家肥为主的肥料。将农家肥作为葡萄种植的基肥,为其发育储存肥效。在其开花阶段,则应适当施加化肥,填充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元素。

1.3枝蔓花果管理

在葡萄生长进程中,植物太过茂盛、作物相对较多等,都会对其生产数目以及品质造成阻碍。有关监管人员应该在种植早期对幼苗实行移植,控制其栽培的宽度,还需在其发育阶段有效处理植物的藤蔓以及果实。比如,想要确保葡萄园透气性强和防止养分过分分离,种植户应该去除多余枝藤或者枝梢;为了保证作物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以及生长环境,农户应当在其开花阶段,修整花序调整果穗;进入结果期后,还应该进行疏果处理。想要预防日灼病,在去除部分枝藤时,要留意在向阳面的果粒四周多留叶片,防止多数葡萄受到直接光照。为确保其生产数量,在实行果粒控制作业时,应该主要清除弱小、奇形怪状和比较紧密的果实,尽可能留存茁壮生长的果粒。

1.4光照管理

葡萄的种植,不但与土地、水分、肥料、生长环境等原因有关,还会受到阳光的作用。假如其发育进程中光合作用不充足,开花阶段有可能会发生花冠掉落等状况,进而阻碍其花序授粉,减少最后产量。例如葡萄生长进程中遭受的光照过于剧烈,不但会造成植物枝叶太过茂盛,还会进一步对果实形成不利影响,引发日灼病,损害葡萄果穗,严重导致资金耗损。因此,有关人员在对其实行种植管理时,必须依照天气状况以及栽培园的土壤环境等实际情况,对其展开遮光工作或设置日光灯,对葡萄的光合作用实施有效控制。

2葡萄早春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技术是指在栽培期间为葡萄提供良好生长条件,并杜绝病虫害滋生、传播与繁衍,进而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的防治措施。农业防治贯穿在栽种期间的每一环节中,包括果园的清理、中耕翻土、精细化水肥管理、除草整形、套袋等,其中农业防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要及时清除园区的腐烂残枝,加强通风降湿,保证充足日照,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其次,强化栽培管理。例如枝条修剪、排水防涝以及除草等,及时剪除病虫害的残枝,全面优化生长环境,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最后,在休眠期进行化学清园。例如,当葡萄树处于冬季休眠时,可在晴朗天气下打开大棚的外膜,用药物试剂进行熏棚,从而有效杀除虫卵。

2.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不同病原体温度环境的依赖性和病虫害的物理习性,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的技术和手段。在传统的物理虫害防治过程中人工诱捕是最直接、成本性价比最高的防治方法,通过影响害虫的生理活动,阻碍病虫的正常活动和繁殖,而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物理防治的措施多是以机械化设备为主,从而在物理原理的作用下实现虫害的诱杀。在进行葡萄虫害整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从而安装变频灯引诱害虫,再进行集中捕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复合片状相连的方式,并争取保证每公顷安置一盏杀虫灯。就葡萄种植而言,灯光片距离地面的距离应控制在1.8米左右,并且在傍晚时间提前开启。另外,由于灯光会吸引大量的害虫聚集,特别是以透翅蛾和吸果夜蛾为主的成虫,每天捕杀的数量巨大,所以必须做好捕杀器的清理,确保灯源的正常使用。

2.3生物防治

防控葡萄炭疽病,应当用微生物根源的16%多抗霉素可溶粒剂2500~3000倍液在患病前期或者染病初期进行喷洒,或植株起源的0.3%苦参碱水剂500~800倍液于早期开展喷施工作。治理葡萄白粉病应当运用微生物根源的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在患病开始阶段,间断14d左右喷洒1次;假如情况相对比较严峻,则需要7d左右喷洒2~3次。木霉菌是生物灭菌剂,具备保障葡萄完好以及防治灰霉病的两种效能。该药剂采用寄生和养分争抢作用的方式,阻碍病菌防御以及侵袭。可在发病前或者早期用2亿个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4.5kg/hm2喷洒,防御成果显著。倡导采用生物农药的极大优势是不会对生态造成污染,同时对病虫害不容易形成药物的抵抗性,低毒并且无害处,对人、畜、鸟、蜂足够安全。

2.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实际上就是通过药物的喷洒有效灭虫灭菌。例如,可使用磷酸二氢钾溶液与液态硼以及爱多收等溶液进行配比,从而作为营养液促进花芽尽快分化;使用液体锌、苯醚甲环唑以及腐霉利等溶液预防黑痘病和炭疽病;使用多菌灵喷雾防治白腐病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药物浓度的控制,切记虽然药物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最佳、最稳定,但其对于环境的破坏也相对较大,而且不利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因此要慎重使用。随着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应选择低毒、残留少的化学农药试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农药施用标准,进一步保护生物天敌,避免对葡萄植株、果实和种植环境的污染。

结语:对葡萄早春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要从葡萄的生长需求出发,科学制定管理规范,从而指导农业生产。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要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建立基础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技术手段的创新,全面提高农业技术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王传军.葡萄开花至幼果膨大期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1(08):23-24.

[2]王亭亭,李玉平.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4):194-195.

[3]王海松.基于控根容器的葡萄苗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6):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