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5
/ 2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张雯

西安市第九医院  普通外科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展开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2023.1~2024.1期间,在我院接受造口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分组依据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划分,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时效性激励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分值均比对照组数值要低,(P<0.05)。结论:将时效性激励护理落实到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明显。

关键词:时效性激励护理;结肠癌;结肠造口;自我管理能力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黏膜上皮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风险,此疾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所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明显症状反应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以大便性状改变、腹痛以及便血等为主要症状表现,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1]。目前,为延长此疾病的生存周期以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患者需要永久性的进行肠造口,增加自卑、烦躁等悲观情绪,造成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求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鉴于此,本文选60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分析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正文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年限开始于2023-01月,结束于2024-01月,研究样本(6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手术肠造口治疗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中男、女人数占比:18例、12例,年龄涉及范畴37~75岁,均值(56.21±3.77)岁;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占比:17例、13例,年龄涉及范畴38~75岁,均值(56.92±3.81)岁。数据信息差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结肠造口皮肤管理、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疾病的统一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指导正确的造口袋护理方法等。研究组:时效性激励护理。①制定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以及生活背景等基础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并且借助简单提问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综合分析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语言、行为激励:在患者完成某项任务之后给予语言的肯定表扬,同时也可以给予竖大拇指、书籍等物质等行为激励。此外可以将患者的改变作为正面的教材,让同病区的患者进行交流,增加患者自豪感。③成功案例激励:由护理人员详解、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的新进展以及可行性,并且列举身边成功的案例,让患者和生存周期较长的病友进行交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④情感激励:向患者发放造口护理手册,包含具体的造口袋更换流程、日常的生活方式指导等,并鼓励患者主动、积极学习手册相关知识,以充分调动康复治疗的信心,促进自我管理能力上升。⑤榜样激励: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让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依据自身的真实经历展开分享交流,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感。⑥利益激励: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分享科学的护理对于疾病康复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且向患者说明,若不进行科学护理后会造成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从而激发患者尽早康复的信心。⑦社会激励:在患者出院前向其讲解出院后护理的重要性,并且建立微信交流平台,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来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鼓励患者在群内分享自身所遇到的问题,群内共同探讨,有助于让其感受到社会支持的力量,从而强化健康的信念。

1.3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能力:分别取护理前和护理后的1个月两个时间点,借助自我管理量表(PIH)展开评估,包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核心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监测能力,总分88分,分值越低,自我管理能力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n/(%)],行 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1. 结果

相比较护理前各项数值,护理干预后,分值存在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表(,分)

组别

例数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核心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能力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26.82±3.22

18.22±2.19

25.97±3.11

19.23±2.20

20.61±2.20

15.81±2.09

观察组

30

26.72±3.92

13.97±3.11

26.31±3.81

13.22±3.80

20.71±2.35

11.02±2.71

t

-

0.107

6.119

0.378

7.496

0.170

7.666

P

-

0.914

0.000

0.706

0.000

0.865

0.000

  1. 讨论

结肠癌患者虽然使用手术治疗在此疾病中处于核心位置,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疾病风险,便于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患者造口之后会一直处于失禁的状态,增加其羞耻心,进而加重悲观情绪,而悲观情绪长时间的集聚就容易使患者产生自我怀疑,造成康复信心丧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的情况

[2]。而常规的护理模式多侧重于对疾病本身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精神层面和主观能动性关注度不足,加之随着现代护理学理念的改变,此种干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故优化护理方式势在必行。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是通过掌握多方面的激励方法和激励时机,来最大程度上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干预模式,旨在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调整,促进其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加速疾病康复。将此模式应用到结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患者的真实现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可以确保护理措施在各环节中具有较高的开展性[3]。同时通过生理、心理、语言等激励,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被重视感,提升治疗的信心,从而愿意主动配合护理流程的实施。此外,给予利益激励,可以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当前的行为存在的弊端和危害性,进而激发尽早康复的信念,有助于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上升,提升意志力。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护理中贯穿时效性激励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更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具备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玉霞,赵海涛,李丹. CGA护理模式对老年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的护理效果及对抑郁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7):1230-1234.

[2] 辛楚璇,王伟,黄赛艳,等. 结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2):403-410.

[3] 关胜男,胡婕,焦树恒,等. 益生菌联合Orem自护导向疗法在结肠癌行造口患者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23,44(12):1498-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