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民医院 统计病案科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监测的情况,并制定管理措施。方法:对样本进行收录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对象为100例全部出院的患者病案,分析基于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监测的情况,并根据纳入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50例,时间分别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分别对其提供综合管理、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管理效果更高(p均<0.05)。结论:影响病案编码质量的因素与多种原因相关,通过开展综合管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果。
关键词:DRGs;病案编码;质量监测;分析
病案编码是医院对病案进行整体、汇总的重要措施,而影响病案编码质量的因素相对较为繁多,例如:医师书写病案的规范性、编码人员编码错误等[1]。DRGS则是通过对患者的整体情况、疾病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等,从而对病案进行有效地编码。同时,开展综合管理进行干预,可以提升编码的准确性,提高医生、编码人员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2]。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基于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监测的情况,并制定管理措施。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样本进行收录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对象为100例全部出院的患者病案,分析基于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监测的情况,并根据纳入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50例,时间分别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 监测
对所有病案资料均需要进行的编码质量的监测、分析等,并探究影响病案编码质量的原因等。检查电子病案、纸质病案等,并且需要严格按照ICD-10、ICD-9-CM-3等中涉及的书写规范、要求等完成,检查病案中疾病诊断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等是否正确,并对问题进行汇总。
1.2.2 常规组
严格遵循医院对相关要求开展各项管理。
1.2.3研究组
(1)加强医务人员和编码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和编码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内容如下:对于编码人员而言,应对科室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并开展内部业务学习的方式进行干预,从而提升其认知。同时,编码人员还需要对医院各个科室的业务范围进行了解,提高其综合能力。而医生则需要学习一些与病案编码相关的知识,并且需要规范书写病案等。(2)提升对病案编码进行监测的力度:制定奖惩制度进行干预,并且需要全程跟踪病案编码工作的情况和结果,一旦发现编码存在错误、遗漏等情况,则需要及时上报,对相应的编码人员、医师等予以处罚,提升其责任心和责任意识。
1.3观察指标
1.3.1 两组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病案书写错误、编码错误。
1.3.2 两组管理效果对比
显效、有效、无效等5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00%。
1.4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 1两组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病案书写错误发生率(%) | 编码错误发生率(%) |
研究组 | 50 | 1(2.00) | 0(0.00) |
常规组 | 50 | 7(14.00) | 4(8.00) |
X2值 | - | 4.891 | 4.166 |
P值 | - | 0.026 | 0.041 |
2.2两组管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管理效果更高(p均<0.05),见表2.
表2两组管理效果对比(%)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50 | 25(50.00) | 24(48.00) | 1(2.00) | 49(98.00) |
常规组 | 50 | 20(40.00) | 23(46.00) | 7(14.00) | 43(86.00) |
X2值 | - | 1.010 | 0.040 | 4.981 | 4.981 |
P值 | - | 0.314 | 0.841 | 0.026 | 0.026 |
3.讨论
病案编码是对病案信息、数据等进行深加工的重要措施,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划分不同内容的编码,并将病案的资料划分为诊断、手术等2个部分[3]。病案编码的应用可以为医院合理运用病案数据提供依据和保障。目前,我国使用的方式以ICD-10、ICD-9-CM-3为宜,上述措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则会使上述措施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例如:填写规范、编码人员错误等,降低病案编码的正确率[4]。DRGs则是通过对疾病的诊断进行分类,并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而拟定,例如:手术操作类型、疾病严重程度,从而将其分入500~600个诊断相关组
[5]。但是在应用期间仍需要加强管理,保障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病案编码不良情况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管理效果更高(p均<0.05)。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综合管理的方式对基于DRGs的病案编码质量监测进行干预,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病案编码不良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使管理效果得到积极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庞, 傅嘉婧, 刘芳萍, 涂梅. 探讨按病种分值付费背景下全面质量管理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24, 31 (15): 116-119.
[2]刘锐, 沈晓蓉, 孔彬. “双循环”机制在提高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中的应用[J]. 中国病案, 2024, 25 (07): 4-6+86.
[3]蒋敬霞. 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在医院病案书写质量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18): 5-7.
[4]丁晨晨, 辛学瑾, 阙楚楚, 李力. 双重差分模型下对DRG实施效果的研究——以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J]. 卫生软科学, 2024, 38 (06): 10-13.
[5]朱派毅, 温天朗, 邵子杰, 张馨, 关础怀, 宿延斌, 周峰, 韦玮, 陈举达. 肿瘤专科医院的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实践与探讨——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J]. 现代医院, 2024, 24 (06): 85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