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劳结合,相得益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5
/ 2

语劳结合,相得益彰

钟翠芬

肇庆市高要区河台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鉴于现时劳动教育情况,有必要把语文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结合,落实知行合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劳动;相融共育;立德树人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人类通过劳动进入文明社会,而劳动的观念和技能并非一日之功就能形成。2019年,“五育并举”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鉴于此,我作为小学的语文科教师和劳动课教师,这双重角色的身份,对新时期劳动教育与学校语文教育相融共育,知行合一做出了自己的探究和实践:

一、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大多数学生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严重缺乏劳动,也没有劳动意识。由于长期缺乏劳动能力,学生的意志薄弱,没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心灵也较脆弱,有的学生甚至生活能力不能自理。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下降的原因是缺少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提出:中小学生要培养科学的劳动思想,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和职业道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共育的途径

(一)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制订教学计划

针对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师要统筹兼顾。首先要把有关的劳动技能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将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分配,与劳动教育技能相结合,充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融合式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实施可以使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技能教育同频共振,也避免了语文学科的随意性、盲目性,确保在掌握语文知识素养的情况下,对劳动知识技能起到促进巩固的作用。

(二)挖掘教材,在语文课中育劳

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以语文教学为载体,通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感悟到劳动的创造性。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讴歌人民群众的劳动精神的作品。语文教师必须仔细研究这些文字材料探究劳动教学的意义和方法,才能在实践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学生阅读这些文字的活动中进行劳动教学,使其了解农耕文化,热爱劳动,认识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例如,教师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可以结合文中的重点句子“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引导学生体会: “手握铁锹”“挖着树坑” 等词语,让学生掌握植树的技能;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酷爱劳动的精神,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课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以致用,实践到生活中来,让劳动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又如教学《精卫填海》一文,教师可以抓住“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生活事例说说自己的劳动经历,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受劳动的艰辛,明白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教学范成大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时,学生通过对诗句的解读,了解到古代人民日常的忙碌劳动情景。学生从“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体会到小孩子学着农人去种瓜,那种热爱劳动的精神。教学辛弃疾所作的词《清平乐.村居》,通过让学生解读、理解这首词,体会到词中描绘了乡村农耕时节劳动人民的忙碌情景,意识到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追求美好生活。

自古以来,人民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应当挖掘文本,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了解不同职业的艰辛,从而认识到劳动能够催人奋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在阅读拓展中育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必要时也要指导学生读劳动类型的书籍,学生在读书中认识劳动,热爱劳动,并从中感受劳动。比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冀中的地道战》等文章时,教师就要举一反三,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劳动主题的文章。如向学生推荐:《劳动最有滋味》《青山不老》《插秧歌》等文章。同时,引导学生以读促劳,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

(四)在习作训练中育劳

习作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习作课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通过劳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劳动的意志与良好习惯,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1.从家庭劳动入手。

家务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劳动形式,也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描写一种日常劳作,包括:拖地、洗碗、穿衣、收拾房间、浇花等,都是十分生活化的工作。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家人劳作的过程,体会家人的辛苦,并亲自体会,记录下劳作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家务劳动,以便实现“以文促劳、以劳促学”的教育目的。

2.从社会劳动实践入手。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劳动实践,并通过职业岗位实践、社区义务劳动、义工服务等项目,充实了他们的劳动知识素材与社区实践,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服务别人,同时感受到了和别人协作、服务社区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3.从学习劳动技能入手。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描写“我学会了……”习作,让学生把参与劳动或学习生活技能的事记录下来。通过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既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又强化学生的劳动技能。

4.从传统节日入手。

教师可以借助我国传统节日为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积累写作的素材,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例如,元宵节举办“包饺子或包汤圆”的活动;五月举办“五一劳动节”的征文活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开展“制作感恩卡”的活动等等。同时,教师可结合授课的实际,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与劳动相关的知识技能,提高劳动和写作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懂得劳动就是创造美。

5.从学校劳动基地入手。

学校劳动基地是学生劳动实践的乐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基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耕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整个过程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的科属、品种等等相关知识。这样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充足可行的素材。例如,我们班同学喜欢吃草莓,就买了草莓种子回来,播在劳动基地上。耕地、挖坑、播种、管理,孩子们看着自己种的草莓一天天长大,心里乐滋滋。草莓收获时,我们班还开了一个分享会。孩子们在分享会上分享着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心情、收获,津津乐道,意犹未尽,这正是劳动教育的效果,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技能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当然,劳动教育的渗透要注意适时、适量。也就是说,要在适当的时候渗透,讲到相关要点时才渗透,并非每堂课都要渗透。教师切忌为了应试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忽视立德树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展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