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鸟江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院的心率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总计26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螺内酯进行治疗,在药物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结果: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添加螺内酯治疗的实验组治疗后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为(83.1±5.9)分,对照组评分为(64.5±6.1)分,T=7.9023,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时,适当添加螺内酯,可以有效的减缓患者疾病发展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应用上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心力衰竭伴随心房颤动的患者其发病率会随着心脏功能的恶化,而明显地增加。另外,心房颤动除了可能会引起卒中,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会显著提高,还会让患者的心功能逐渐变差。螺内酯是属于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属于一种低效利尿剂,螺内酯的结构与醛固酮比较类似,与醛固酮抑制剂属于竞争关系。据临床研究表明,内酯是第三个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其他两种药物分别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1]。而螺内酯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处理心力衰竭患者伴有的心房颤动也是目前临床上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此外,在心率失常疾病中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心房颤动,主要体现在患者的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而导致患者的心房收缩功能异常,如果心率失常长期得不到治疗,则会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衰竭。由于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联系非常密切,所以,两种疾病常常伴随发生[2]。这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是需要患者进行长期服药的,本研究主要针对于我院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进行研究,现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院的心率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总计26例,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各13例。对照组:女性5例、男性8例,本组患者最大年龄80岁,最小患者年龄62岁,患者平均年龄在(70.13±8.5)岁。实验组:男性为9例,女性4例,本组患者最大年龄79岁,最小患者年龄71岁,患者平均年龄在(75.21±3.69)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诊断后确定患者为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2)患者与家属都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调研;(3)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1)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无法配合治疗;(2)患有精神以及免疫等系统重大系统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成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联合进行服用,患者药物剂量遵循医嘱要求。
实验组:对本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服用螺内酯片,一日一次,一次一片,一片20mg。通过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与检测值进行评分。
1.4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与检测结果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型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表。实验组治疗后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情况(±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后评分 |
实验组 | 13 | 83.1±5.9 |
对照组 | 13 | 64.5±6.1 |
t值 | 7.9023 | |
P值 | 0.0000 |
3讨论
在慢性心脏疾病中,心脏衰竭伴随房颤病情发展比较复杂,会造成该疾病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化、多样化,有心脑血管疾病历史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导致心衰的症状[3]。目前,经过调查研究显示,主要导致心理衰竭恶化的原因是人体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长期都是出于激活的状态的,而人体内促进调节血压的肾上腺素生成醛固酮的机制的平衡也被破坏,导致其被激活而长期处在醛固酮分泌过多的状态,进而致使心血管逐渐纤维化,而心脏泵体结构的功能也逐渐衰退[4]。
在治疗这类心脏疾病的时候,普遍采用的药物时抑制血管紧张和防止心脏衰竭伴随心房颤动的,但是长期使用这一类的药物,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醛固酮升高,这种情况被称为醛固酮脱逸[5]。一部分医学专家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的促学管生成素-2的生成途径并非是单一的,而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抗结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结合血红代表,对于醛固酮可以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从最大限度上减缓患者的病情发展。
此次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为(83.1±5.9)分,对照组评分为(64.5±6.1)分T=7.9023,P=0.0000(P<0.05),实验组用药治疗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综上所述,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东伟,王洪静.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及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8):130.
[2]温飞飞.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北方药学,2018,15(1):33-34.
[3]谢国波,钟彦嘉,盛国太,余茂生,杨明.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49-51.
[4]王桂茹.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97-98.
[5]张淑萍.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糖尿病天地,2019,16(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