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秋窝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牛包虫病,作为一种由包虫寄生引起的严重人畜共患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经济损失不容忽视。尤其是以西藏地区为例,探讨该地区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牛;包虫病;诊断;防治研究
一、西藏地区牛包虫病的诊断
西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牧民的生活方式,使得当地的牛包虫病呈现出独特的流行特征和诊断挑战。这个高原地区,由于犬只密度高、传统放牧习惯和缺乏卫生意识,牛包虫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对当地的人畜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诊断牛包虫病的首要难点在于临床症状的不明显。大部分感染牛在病程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包虫囊的增大,才会出现体重下降、消化不良、可视黏膜苍白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似,使得初步诊断较为困难。在西藏,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基层兽医的诊断经验不足,使得早期发现更为不易。
牛包虫病主要以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为病原体。多头绦虫(多头蚴)主要在狐、狼的等肉食性动物肠道寄生,在其发育成熟后则会经寄主肠道脱离,并随着相关动物的粪便排到牛食用的草料上,对牛食用饲料造成污染。多头绦虫虫卵在牛脑部或脊髓中经过一定时间发育后则会引发脑包虫病。牛脑包虫包含慢性包虫病、急性包虫病两类,病牛病症表现因虫卵寄生部位而有所差异。病牛普遍症状主要为体重骤减、食欲降低。而在虫卵在小脑寄生时,病牛身体则会丧失平衡感,并出现焦躁易动等表现;在虫卵寄生于脑后部则会引发强制性痉挛、头高举、后退等表现;在虫卵寄生于脊髓时则会有后肢麻痹、小便失禁等表现。另外,病发后病牛还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加、体温升高、重复回旋、痉挛性抽搐等表现,且相关症状在幼年病牛身上体现更为明显。随着疾病不断发展,病牛患病后期多会表现为沉郁、独自躺卧、离群索居等。
二、西藏牛包虫病的特点
西藏的地理环境对牛包虫病的流行有着重要影响。高寒、偏远的地理条件使得兽医服务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犬只密度高,且多为散养,这为棘球蚴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西藏地区的传统放牧方式,使得牛群大量接触可能带有成熟节片的土壤和水源,增加了感染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西藏的牛包虫病感染率居高不下。西藏地区的牛包虫病流行特征表现为高感染率和低病死率。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统计,牧区的牛包虫病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但因为大多数感染为隐性,且牧民对轻度症状的忽视,导致病死率相对较低。然而,慢性感染的牛只生产力下降,对畜牧业影响巨大。此外,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使得诊断和治疗的覆盖范围有限,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在诊断方面,西藏牛包虫病的特点表现为症状模糊和诊断手段受限。由于包虫囊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常常不明显,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往往只有轻微的消化不良或体重下降,容易被当作普通疾病处理。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工具,但由于高原环境对设备性能的影响,以及医疗资源的不足,使得这些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同时,免疫学检查也受限于技术条件,且可能受到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干扰,导致诊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
西藏地区的人文因素对牛包虫病的防治也产生显著影响。传统习俗中,处理感染动物内脏的方式可能增加人畜共患的风险,如未经加工的内脏直接喂食犬只。因此,提高当地牧民对包虫病的认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成为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传统放牧方式的改变,如实行圈养,以及定期的动物健康监测和筛查,也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
三、牛包虫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在牛包虫病的防治过程中,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这种策略结合了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以及社会人文因素,旨在从源头控制、早期发现、有效治疗和社区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以达到可持续的防控效果。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主导下,这种综合防治模式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犬只管理与疫苗研发
犬只作为牛包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犬只管理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实施犬只登记、免疫接种、定期驱虫和粪便管理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犬只感染率,从而降低包虫病在中间宿主中的传播。同时,研发针对犬只的包虫病疫苗,尤其是高效、安全且易于接种的疫苗,对于从源头上控制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二)动物健康监测与定期筛查
对牛羊等中间宿主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和筛查,是早期发现感染病例的重要手段。这包括定期的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基于生物标记物的新型诊断技术。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对感染情况进行早期预警,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三)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继发感染
从侧面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对于牛包病的治疗方案,主要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针对于发病初期或疾病证状较轻的患病牛,可使用甘露醇药物进行诊疗,甘露醇药物是一种有效的驱虫药物,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而针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例,可采用手术疗法,准备好相应的麻醉及缝合针等药物和手术工具等,精确手术部位,运用常规方法对其消毒,之后对准部位将其切开,将脑膜划开取出包。对于未突出的包囊,可采用针孔处理方法,并使用注射器吸出包囊液,再向其注入适量的碘酊,将其部位缝合好,依据情况可连续使用一周消炎药物,手术之后的患病牛应安置在环境整洁及安静的区域内,做好区域内的定时定量消毒工作,由此可有效避免发生继发感染现象。通过应用上述诊疗方案,一般患病牛的症状将在4至5周左右有所减轻,在此期间,还应加强犬科动物的驱虫工作,使用定期的驱虫药物,对此可切断牛包虫病的传染源。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结语
总之,对牛包虫病的深入理解与有效防治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牛包虫病在不断的蔓延,为了提高养殖人员的重视度及防治意识,相关部门制定了有效的战略部署,通过开展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讲座活动,促使养殖人员能够掌握患病牛的早期发病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此可降低牛群的死亡率。在疾病突发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养殖管理力度,充分做好及时上报工作,针对出现的病例,制定其诊治方案,精准地准寻出寄生位置,并结合先进的治疗方法对疾病进行干预,由此可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尼玛央宗. 西藏地区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J]. 中兽医学杂志, 2022(004):000.
[2] 炊文婷, 傅义娟, 南木甲,等. 青海省环湖地区包虫病监测情况与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 2022, 58(10):4.
[3]张梅.牛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J].当代畜牧,2021(9):72-73.
[4]刘志伟.探讨牛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6):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