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医院ICU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全部接受一般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风险管理方式,对比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6个月统计病人临床表现,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6.67%高于研究组3.33%(P<0.05)。结论:ICU病房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后,对医院感染率实现控制,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行为,强化预防感染的意识。
关键词:风险管理;ICU病房;感染控制
ICU病房患者身体虚弱,各生理指标与身体免疫力相对不高,若忽略科学管理,非常容易导致病情加速发展[1]。同时,伴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进入ICU病房,导致患者极有可能面临留置管路及侵袭性操作等感染威胁[2]。所以,科学评估ICU病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以随机方法科学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0岁~94岁,平均年龄(54.82±4.96)岁;研究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0岁~90岁,平均年龄(53.27±9.8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接受两组患者全部一般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①建立风险管理团队,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全方位评价科室的风险,按各自潜在的风险设计紧急处理方案,在风险管理过程中, 采集意见与建议,并据此对风险管理做出调整,以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②医护人员对照相关标准尽快发现风险。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依据制度程序、设备使用及业务培训等判断风险。
③科学评价与判断ICU存在的风险,医护人员依据临床治疗经验和患者个体状况明确解决措施。首先,为全部参与风险管理团队人员开展业务训练,对诊疗护理过程和操作方法严格管理。同时,依据ICU管理程序和机制实现集中管理;其次,医护人员全面彻底检查治疗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对使用救治设备过多患者,查看设备卫生和患者状况,随时清查,降低感染率;最后,医护人员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完成对接工作。对患者不同表现全面登记,尽量减少突发事件。
④制定监督与检查机制,合理评估组织管理建设、制度程序,贯彻执行跟进、监督和检查的考核过程,保证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等级。
1.3 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接受ICU治疗时采取差异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医院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与气管切开有关的肺部感染率。
1.4 统计分析
整理数据和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方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百分比)”[n(%)]表示,2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统计ICU病人临床状况,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n)
组别 | 临床病情等级 | 合计 | ||||
A | B | C | D | E | ||
对照组 | 2 | 8 | 10 | 7 | 3 | 30 |
研究组 | 3 | 9 | 11 | 6 | 1 | 30 |
2.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6.679%高于研究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医院感染例次数 | 医院感染率% | 留置尿管人数 | 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例次数 | 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 |
对照组 | 30 | 2 | 6.67 | 20 | 2 | 7.12 |
研究组 | 30 | 1 | 3.33 | 23 | 1 | 1.84 |
t | 3.749 | 9.167 | ||||
P | 0.002 | 0.011 |
3 讨论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全身管理。
在ICU中未布置中心监护站,床边安装了监护设备、中心监护设备、多功能呼吸机、麻醉设备、心电图、吸氧设备等急救设施。ICU病房患者身体虚弱,加之医疗设备的影响,相应提高感染率。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对ICU患者而言气管切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容易产生感染,是患者康复的巨大威胁。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ICU患者个体情况寻找风险,并及时给予风险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出现。
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医疗器材出现在医院管理中。在ICU病房中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气管切口、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及深静脉置管等,具体可分为:①内部因素。患者由于个体素质、年龄因素的干扰,营养水平极低,抗病能力薄弱,更易引起感染;②外部因素。导管材料、导管使用位置、置管时间、护理、抗菌药品应用、操作技巧等不断干扰,若出现操作问题带来严重感染。然而,患者一旦形成感染问题,不只是原来病情变得更重,还会导致身体器官出现功能衰竭,更易死亡。另外,ICU病房接收患者病情严重,加之流动频繁,如平常消毒有漏洞,也会引起感染。所以,对ICU患者加强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这里提及的风险管理是指尽可能降低环境类的风险,有效识别风险,整体评估风险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
综上分析,研究组接受风险管理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为1.84‰,对照组为7.12‰,医院感染发病率研究组为3.33%,对照组为6.67%。进一步发现,ICU病房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后,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行为的监管,强化了预防感染的意识,从而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积极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艳.护理风险质量管理在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中的作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3):4.
[2]梁钱钱,徐璐,周海燕.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 20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