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7
/ 2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杜玉婷    廖晨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  邮编678400

要: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6 分钟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情绪管理;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如运动康复和情绪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运动康复可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情绪管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5];(2)心功能分级Ⅱ~Ⅳ级;(3)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疾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观察组男 35 例,女 25 例;年龄 55~78 岁,平均(65.4±7.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22 例,Ⅲ级 28 例,Ⅳ级 10 例。对照组男 33 例,女 27 例;年龄 53~76 岁,平均(64.8±8.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20 例,Ⅲ级 30 例,Ⅳ级 1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

(1)运动康复

① 评估:患者入院后,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其运动耐力,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

② 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和抗阻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有氧运动每次 30 分钟,每周 3~5 次;抗阻运动每次 10~15 个动作,每周 2~3 次。

③ 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力确定运动强度。一般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轻微气促、但不影响对话为宜。

④ 运动时间:从入院第 2 天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2)情绪管理

① 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

② 情绪干预: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情绪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音乐疗法等。心理疏导每周 1~2 次,每次 30 分钟;放松训练每天 2 次,每次 15 分钟;音乐疗法每天 1 次,每次 30 分钟。

1.3观察指标

(1)心功能指标

干预前和干预后 3 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 6 分钟步行试验测量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距离。

(2)情绪状态

干预前和干预后 3 个月,采用 SAS 和 SDS 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生活质量

干预前和干预后 3 个月,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等 3 个维度,共 21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0~5 分计分,总分 105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LVEF 和 6 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LVEF 高于对照组,6 分钟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LVEF(%)

 6分钟步行距离(m)

观察组

60

55.4±6.8

450.2±50.3

对照组

60

48.6±7.2

380.5±45.6

t 值

- 4.872

5.734

P 值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

观察组

60

35.2±4.8

32.6±5.2

对照组

60

40.5±5.6

380.5±45.6

t 值

- 4.658

4.897

P 值

P<0.05

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MLHF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MLHF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MLHFQ 评分

观察组

60

45.2±6.8

对照组

60

52.6±7.2

t 值

- 5.342

P 值

 <0.05

3.讨论

慢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预后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如运动康复和情绪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LVEF 和 6 分钟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这可能是因为运动康复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功能。

情绪管理可以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运动康复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芳, 等. "运动康复联合情绪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19.33.10: 1804-1807.

2. 张敏, 等. "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与情绪管理的协同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5 : 567-570.

3. 李明, 等.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 : 145-146.